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专家访谈:"后布莱尔时代"中英关系仍将稳步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常璐)英国外交大臣贝克特16日将访问中国。同时英国即将告别长达10年的“布莱尔时代”。在此时刻,专家认为,中英关系不会受到英国首相更迭的影响,仍将稳步发展。

    英国首相布莱尔日前宣布将于6月27日正式卸任首相职务。“对华政策是布莱尔执政期间的一个亮点。”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马振岗说。他曾于1997年至2002年担任中国驻英大使,认为布莱尔在任10年间,中英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而这样的发展还将稳步推进。

    马振岗说,布莱尔在任期间,中英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确定包括贸易投资、金融、能源、教育、文化、科技、环境、卫生和可持续发展等重点合作领域;两国建立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高层互访频繁。

    香港问题曾经是中英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马振岗说,1997年布莱尔上台后,一直主张香港应该成为两国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而不是障碍。香港回归10年来,英国政府对“一国两制”的成就持肯定态度。他举例说,每年英国都发布一份关于香港发展的报告,香港回归第一年时“该报告像是一本厚书,都是反映香港出现的问题,而当我离任时这份报告只有几页纸了”。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将英国政府的外交风格形容为“务实”。他认为,英国外交政策中对全球战略和经济利益的考虑明显优先于意识形态,向来主张多边参与的布莱尔对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发展比较重视,英国内阁主要成员都认为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在各方面都对英国有利。在接替布莱尔的人选中,呼声最高的英国财政大臣布朗也同样务实,因此有理由相信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令人乐观。

    正如贝克特所说,英中两国关系现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她即将对中国的访问是增进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机会”。冯仲平指出,现在英国越来越多人认为中国应该发挥与其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相符的作用,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英两国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即是双方战略上对彼此认识的重要表现。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306.7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增长超过30%。英国对华实际投资达140亿美元,目前是欧盟成员国中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对于其中英国较大赤字数额,专家认为,向来崇尚自由贸易理念的英国并不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正如它反对限制中国产品出口欧洲。因此,未来中英经贸虽有摩擦但不会影响双边关系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冯仲平也指出,中英关系未来发展仍存在变数。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对华政策不可避免会受到欧盟对华战略定位的影响。对于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鉴于英国与美国在此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冯仲平认为若美国态度依旧,则英国首相更迭后该类问题仍难以得到解决。

    “中英两国各自未来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双边关系的质量,因此两国只有更好地解决自身内部问题,才能使未来中英关系向着更加健康、更符合双方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冯仲平说。

 
 
 相关链接
· 商务部欧洲司司长表示中英经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
· 温家宝与布莱尔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英建交35周年
· 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 温家宝在伦敦指出中英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 中英财金对话机制会议强调加强双方协调机制建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热点专题 法律法规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