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广西武鸣县城厢镇大皇后村62岁的村民梁秋菊一早就来到该村的“农民科技书屋”,拿起一本《新农村水产业》,兴致勃勃地看起来。她笑着对记者说:“去年7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给我们村里送来了几百本新农村丛书。这些书教我们如何科学养猪养牛、种果种菜,内容很实用。我和很多村民经常来借阅,收效大着呢。”
梁秋菊所说的新农村丛书,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组织部组织40多个部门联合编写,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口袋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该丛书每套100册,每册1元,又称“1元书”。
该丛书既介绍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又介绍各种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还有各种插图、漫画。梁秋菊说,她家按照《新农村水产业》提供的办法去养鱼,很管用。现在,已养鲤鱼、草鱼和罗非鱼1万多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光哲介绍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就组织实施“双百工程”,即编写出版一套100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摄制制作一部100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电教片》,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减轻农民负担,他们将丛书一律定价为每册1元,让农民“买得起”。他们还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充分体现农民喜闻乐见的特点,让农民“看得懂”。如《新农村劝世谣》,采用广西人民喜爱的山歌形式,深受农民欢迎。《新农村住宅建设》、《新农村沼气与太阳能应用》等还配有设计图,农民按图施工,十分实用。丛书还以解决农民最需要、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力求把最管用的知识介绍给农民,让农民群众“用得上”。
由于真正做到了让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丛书出版后,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特别是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目前,该丛书已列入广西农村百万党员和新型农民的培训教材,销售了近百万册,“1元书”发挥出了千万元的效益,为提高广大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记者郑盛丰、庞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