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5月21日电(记者 郭远明)通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江西省已向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以及周边水域人工增殖放流鱼苗1.4亿尾,有效地改善了鄱阳湖流域的水域生态环境。
江西省渔政管理局统计,自2002年以来,江西全省共向鄱阳湖以及周边的赣江、信江、饶河、抚河等水域投放鱼类1.4亿尾以上。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野生渔业最丰富的湖泊水域之一。丰富的野生渔业资源,对维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鄱阳湖持续低水位以及人们的挖砂活动,对流域内的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去年以来,鄱阳湖多次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对渔业资源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
江西省渔政局局长钱新娥分析认为,增殖放流渔业资源,可以快速补充生物群体、稳定物种数量,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同时,开展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也是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近年来,江西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努力扩大放流规模,提高放流成效,使人工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从今年开始,江西省对鄱阳湖周边流域的人工增殖放流,已延伸到修河等主要河流的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