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高校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京外、面向基层就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李江涛)北京高校近期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力度,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京外、面向基层就业,还通过多种生动有效的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记者从24日召开的2007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毕业生19.3万人,毕业生总数比2006年增加2万多人,增幅12.1%。从目前高校整体情况看,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

    据介绍,北京地区多数高校已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这些高校根据本校的特点制订了各年级的就业指导内容,并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许多高校将就业指导课列为选修课课程,有的高校还列为必修课。有的高校还成立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和大学生发展辅导中心,从学生入校开始就为他们顺利就业打好基础。各高校针对本校的工作目标,对工作任务进行职责分解,落实“全员化”要求,加大院系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院系领导、导师、教授、任课教师及辅导员的积极性,形成全校教职员工都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的良好氛围。

    各高校还普遍加大了就业信息搜集力度,通过到各省区市走访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基地等办法,积极主动到京外开拓就业市场,广泛收集需求信息,了解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召开校园综合“双选会”、小型“双选会”、专场“双选会”及“网上双选会”的形式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供需见面平台。如北京理工大学在去年组织了12支队伍分赴全国各地进行就业调研,及时了解各地国防科技工业当年的人才需求,推荐优秀毕业生,加强企业与学校、毕业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努力稳固原有就业市场,并逐步开拓新的就业市场。

    一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按照市场导向,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办学,积极进行订单式培养,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显出特色与优势。如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2003年就开始积极探索开展“订单式”培养的办学形式,使专业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吻合,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

    各高校加大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引导毕业生到急需人才的国家重点单位、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去建功立业。今年北京地区高校共有16588名毕业生报名应聘北京农村“村官”。中国农业大学2006年共有111名毕业生到北京农村担任“村官”工作,这些毕业生在近一年的工作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当地村民的好评。今年学校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共有662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当“村官”。

 
 
 相关链接
· 山西: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区工作财政代偿助学贷款
· 江西省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 西宁安排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工作
· 四川严禁举办营利性高校毕业生招聘会
· 吉林省启动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程
· 福建省建立长效机制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