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江源"去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极值 做好防旱抗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5月26日电(记者叶超)青海省气候中心研究显示,2006年“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偏高,创造了1961年有气象资料以来的历史极值。这种异常高温导致“三江源”地区在去年夏季发生特大旱灾,并影响到今年的牧草返青。

    青海省气候中心工程师戴升介绍,2006年“三江源”地区四季气温均异常偏高,其中冬、夏两季尤为明显,全区年平均气温达0.6℃,较历年均值偏高1.6℃。2006年冬季,“三江源”地区平均气温-7.9℃,比1971年—2000年的年气温均值高出3.7℃,这是该地区有气象资料以来最暖的一个冬季,也是自2001年以来连续出现的第6个暖冬。2006年夏季,“三江源”地区全区平均气温为10.4℃,高出1971年—2000年的年气温均值1.8℃,偏高幅度列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

    戴升说,2006年“三江源”地区冬季气温偏高的原因是这一地区冬季维持纬向环流形势,冷空气无法到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高空环流异常(暖高压)则是造成“三江源”地区2006年夏季高温的直接原因。

    青海省气候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三江源”地区持续气温偏高造成土壤墒情较差,地表水分匮乏。这不仅影响到今年“三江源”地区的牧草返青,还可能在大部分地区导致不同程度的阶段性旱情,有关部门应及早做好防旱、抗旱的准备。

 
 
 相关链接
· 我国已在“三江源”地区投入上亿元实施人工增雨
· 三江源生态监测系统初步建立 国家投入2000余万
· "中华水塔"生态卫士积极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资源
· 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子女的学习条件得到改善
·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鼠害初步遏制
· 我国累计投入资金10.26亿元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