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贵州依托“农经网”信息服务助农民“走出大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27日   来源:人民日报

    一座座大山,让世代贵州人种在屋前屋后,卖在村头村尾,祖祖辈辈吃了信息闭塞的亏,而如今,贵州省依托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网,信息入乡进村,该种啥?该咋卖?一清二楚,有效地拓宽了山里人通向大市场的信息瓶颈。仅在2006年,贵州“农经网”多渠道发布信息354万余条,直接促成省内农产品外销和招商引资8.2亿元。

    2000年以来,贵州省投入3000多万元,以“农经网”建设为龙头,按照“四个一”标准,即一间办公室、一台电脑、一个信息员、一部电话,在全省1452个乡镇建成了信息服务中心,在443个村寨建起信息服务站,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贵州“农经网”省级信息中心副主任段露雅说,依靠信息服务,“农经网”建网7年来已促成省内农产品外销和招商引资达32.5亿元。

    信息服务的关键在于信息传递的及时与准确。贵州建立省、地、县“农经网”三级培训体系,培训8000人次,建起了一批1500多人的农村基层信息员骨干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农贸市场、涉农企业,及时搜集、分析和传递信息。还自主研发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发布、农业专家服务、灾情速报等五大系统,建立实用技术、涉农企业、农村劳动力等八大数据库。至今,贵州“农经网”日均发布信息7500余条,信息总量达到1500万余条。

    有价值的信息能产生效益,但前提是农户能及时了解并有效利用信息。贵阳乌当区永乐乡是贵阳人的“菜篮子”,在乡无公害果蔬基地,竖着一块电子显示屏,屏幕不断滚动播出贵阳、昆明、重庆三地白菜、大葱、西红柿等农产品价格信息、供求信息和联系销售的方式,综合比较下,一个电话,蔬菜商直接到地头拉货,卖的价格高,又节约了找市场和运输的成本,如今永乐每天蔬菜交易额达到10多万元,比2003年翻了一番。像这样的显示屏贵州已建27个,每个成本2万多元。水塘村民杨思明说,显示屏成了菜农的“千里眼顺风耳”,信息一目了然,种菜有指导,卖菜有市场。

    “十一五”期间,贵州还将基本完成“信息进村入户到企工程”。50%以上重点村进行网络延伸建设,按照“四个一”的标准组建12000个贵州“农经网”村级信息服务点,发展农民用户5万户以上,主要涉农企业100%入网。(汪志球) 

 
 
 相关链接
· 山东大力发展"信息农业" 用现代化工具指导产销
· 吉林省“四电合一”让农民享受信息化成就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