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5月30日电(记者梁娟)30日上午,投资15亿元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在陕西省秦岭北麓的周至县集贤镇正式开工建设。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和陕西省省长袁纯清等参加了奠基仪式。
陕西省副省长赵德全说,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市联合共建的秦岭国家植物园,规划投资15.15亿元,拟建成世界一流的主题植物园,打造陕西省除兵马俑之外的另一个国际著名旅游景区。
据陕西省林业厅厅长张社年介绍,秦岭国家植物园总规划面积458平方公里,园区整体布局包括植物园区、道文化展示区和珍稀野生动物博览区三大部分。秦岭国家植物园的主要功能是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
据了解,秦岭国家植物园将于2008年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规划建设分为4个区,10平方公里的植物迁地保护区,建设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植物生态、秦巴山区特色植物、药用植物等18个植物专类园。动物迁地保护区,规划为14平方公里,建设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等珍稀野生动物展示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规划面积400平方公里,主要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生态系统监测和科学研究。农业观光和生态度假区,面积34平方公里,在楼观台沿山一线以市场化方式建设自然农业观光、生态度假设施,为秦岭植物园提供综合服务。
据了解,这一区域自2003年规划以来已经恢复重建植被12300亩,种植树木80余万株,建成70亩苗圃,存优质种苗35万余株,为秦岭国家植物园正式建设打下了基础。
秦岭森林覆盖率为56.3%,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南北地质、气候、生物、水系、土壤等五大自然因素的分界线,具有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功能,素有“动植物王国”和世界“生物基因库”之称。
赵德全说,秦岭植物园的建设既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也是将野生动植物资源转化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将成为西安这个西部特大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