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海省退耕工程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一条主要渠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5月30日电(记者张进林)记者近日从青海省林业局获悉,已经连续7年在农村牧区大规模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有效改善了高原生态环境,而且成为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的一条主要渠道。

    据了解,自2000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的7年间,青海省境内的41个县(市、区)先后被纳入退耕项目区,参与退耕工程的农牧户超过30万户、140多万人。大规模的退耕工程已累计退耕还林还草867万亩,过去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装,有效改善了项目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这项绿色工程还为项目区参与退耕的143万多农牧民带来实惠。

    青海省林业局负责人介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构建了全省生态建设的新格局,有效加快了全省生态建设步伐,省内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也由此得到了明显改善。借助退耕工程的实施,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2300平方公里,减少15度以上陡坡耕地100多万亩,减少沙化土地80多万亩。

    在加快改善高原生态环境的同时,青海省还在退耕过程中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通过兑现钱粮补贴,不仅使农牧民的基本口粮得到保障,还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经济收入的稳步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7年间,青海省已为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区的143万多农牧民累计兑现补助粮食折合现金14亿多元,生活补助费2亿多元,在有效解决退耕还林还草农牧民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还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增加。据统计,这个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486元增加到2006年的2358元,年均增加近百元,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牧民收入增加值的贡献率在30%左右。

 
 
 相关链接
· 青海省第一起“黑客”攻击政府网站案件成功告破
· 青海各地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儿童健康成长氛围
· 青海省大通县建设新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 青海省第一座现代化矿井鱼卡90万吨矿井宣告投产
· 青海查结65件商业贿赂案 涉案金额达1579万多元
· 青海建设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9成农牧民首诊在乡村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