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零就业家庭的援助将在全国铺开,力争到今年底基本消除城镇现有零就业家庭,让一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这是记者6月2日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此间召开的全国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的。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多数就业能力强的下岗失业人员已实现再就业,剩下的主要是用一般性政策措施难以解决的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从2004年起,一些地方陆续开展了对零就业家庭的专项援助,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区市专门出台了以零就业家庭为援助重点的政策措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表示,消除零就业家庭是当前促进就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各地必须强化责任,有针对性地为零就业家庭开发就业岗位。岗位开发中尤其要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功能,探索政府购买一批、机关事业单位挖掘一批、驻辖区单位吸纳一批、社区服务开发一批、再就业基地创造一批、劳务派遣组织一批等形式,为零就业家庭提供更多岗位。
找到岗位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稳定就业。张小建介绍说,对零就业家庭将有系统的帮扶政策。除提供岗位外,还将采取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对其中的青年给予培训补贴和见习补贴等政策,让就业和社保联动。
考虑到零就业家庭处于动态变化中,消除零就业家庭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探索建立动态管理、动态消除的长效机制。张小建说,今后将加大资金投入,进行跟踪服务,做到“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此外,部分地区还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从基层做起,促进再就业。(记者 白天亮)


曾经属于“零就业家庭”成员的拉萨市城关区策门林居委会居民措姆(右)在街头打扫卫生(5月29日摄)。 2007年初,西藏拉萨市100多个“零就业家庭”在劳动保障部门的帮助下实现再就业。至此,拉萨在自治区内率先实现“零就业家庭”脱零目标。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摄
我国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广辟就业渠道促社会和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17日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表示,200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首次突破1000万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2007年还将进一步广辟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局势的稳定和谐。
张小建介绍,国务院确定2007年的就业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为此,劳动保障部门将指导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在资产重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中,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统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将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作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落实好针对困难就业群体的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政策,逐步形成援助“零就业家庭”等困难对象再就业的长效机制。
湖南:个性化援助计划帮扶零就业家庭重新上岗
山东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列入就业工作重中之重
海南省下发通知提出力争年内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