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赴香港深造:承载着内地学子梦想和期待的新平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赵博 杨辉)“香港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包罗万象又温馨备至。”刚刚获得香港浸会大学媒介管理硕士学位的刘晓畅这样评价香港。

    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以后,这个24岁的武汉女孩选择了到香港攻读硕士学位。“那里的教育环境与国际比较接近,更注重学术能力的养成。”她说。

    持此相同看法的内地年轻人不在少数,“到香港上大学”正在成为他们在求学阶段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定。

    香港回归祖国10年来,除了持续热门的硕博学位申请,就读香港高校的本科生也在逐年递增。最近一年,以学生签证从深圳罗湖口岸通关的已超过4700人次。而在1998年,这个数字仅为百余人次。

    谈到求学香港的最大原因,不少人的答案是:奖学金和海外交流。

    据特区政府的最新统计,近3年来香港向内地学生提供的奖学金达到9000万港元。几乎每名在港就读的研究生都能够申请到每月1至2万港元的奖学金;学习优秀的本科生还可得到最高40至50万港元的一次性资助。

    目前,香港高校每年的学费约为6至10万港元,生活费1至4万港元。在香港城市大学经济与金融系攻读硕士学位的张昂说:“在香港读书有了奖学金,经济压力比在英国、澳大利亚小很多。”

    “在香港读书,出国交流的机会比较多。”刘晓畅和浸会大学的同学参加了赴新加坡、日本的交流活动。她说:“多元文化的碰撞有助于拓展开阔的学术视野。”

    在香港中文大学,05/06学年,学校共安排了约1600名本科生到23个国家进行交流,人数占到每年招收的本科生总数的55%。

    乐观的就业前景也使香港高校备受青睐。以香港大学为例,刚刚公布的“2006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99.8%的毕业生成功就业,平均月薪1.5万港元,最高月薪达到9.5万港元。

    香港特区政府规定,内地学生在香港完成4年大学学业后,继续在香港工作3年,即可获得香港永久居留权。香港城市大学内地招生项目主管卓燕说:“这意味着,即获得了100多个国家的免签证。”

    拥有雄厚师资力量和先进教学设备的香港高校,现正加大在内地招生的力度。

    1998年,香港高校首次委托内地大学“代招”本科生;2003年,8所香港高校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自主招生;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加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2007年,获准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增至12所,招收范围扩大到25个省市。

    “对于年轻人来说,香港承载着梦想和期待。”刘晓畅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它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世界。”

 
 
 相关链接
· 上海与香港文化交流辉映的十年:从亲密走向融洽
· 香港从6月1日起实施放宽受养人来港居住入境政策
· 香港浸会大学宣布为内地贫困学生特设奖学金名额
· 香港警务处处长:香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 全球华人庆回归-国民教育系列之香港情活动启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