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应该让高考考生心平气和地走进考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广州6月4日电 (记者 郑天虹)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它正牵动着千万考生、家长、老师的心。社会各界对高考的关注可以理解,但一些反常现象也令人担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一时期,到广州各大医院进行心理咨询的考生增多。有的考生抱着“怕考不上”的心理,患上了“考前忧郁症”。一些家长不仅盲目给孩子买补品,还带着孩子到医院,要求给孩子做高压氧、注射蛋白质增强体质,开止痛片刺激脑力,开安定片助睡眠。在有些城市,月薪不菲的“高考保姆”供不应求,豪华“高考套房”生意火暴……

    这些现象,表面上是在关心考生,实际上却加剧了考生的心理紧张。有些考生认为,家长和老师对考生过分的关心,不少是“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加重了他们的焦虑情绪,效果适得其反。

    据统计,今年我国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10万,计划招生数567万,均创历史新纪录。面对激烈的竞争,考生和家长难免会有压力。这就需要社会理性面对高考,为考生们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高考虽是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选拔考试,但对考生来说,个人实现理想抱负的途径有多种,高考只是其中一条途径。同时,家长和老师要相信已经是成年人的考生有能力应对考验,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反应过度,给考生增加思想压力。

    当考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和老师应排除外界干扰,选择正确的减压方式来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努力营造一种自然、宽松、愉快的环境,不要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家长和老师在考试前应注意加强与考生的心理沟通,重视学生的情绪波动,及时疏导。

    让我们从细微处做起,共同为考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心平气和地走进考场。

 
 
 相关链接
· 高考考生购买文具谨防假冒伪劣 最好购买正规品牌
· 2007年高考综合服务信息
· 警方提醒:高考临近警惕短信售题诈骗
· 海口出台市区高考公交保障方案 考生乘车免费
· 高考前不宜改变孩子食谱
· 近期重要文件:节能减排 猪肉供应 防洪 高考监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