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帐篷区的白衣和迷彩服:灾民眼中的“安全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宁洱(云南)6月4日电(记者周雷 秦晴)4日7时,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农贸市场、中医院临时帐篷区,医护人员在各个病区来回巡诊,为伤病员换药,整理一夜下来的医疗记录。

    来自宁洱县中医院的护士庄晔连续值了3个夜班。地震当晚,她在帐篷区整夜未眠,忙于看护危重病人。记者进入帐篷的时候,她正在整理病人的病例资料,为病人安排新的用药单。在帐篷区住下的人都是从宁洱中医院转移出来的伤病员,部分人员是在此次地震中受伤的。

    据云南省地震局提供的数据,截至4日9时30分,宁洱县境内共发生余震935次。“凡是来了余震,护士总会过来安慰我们,告诉我们不用慌忙,这里是安全的。”来自宁洱县林业局的马先生说到,他在5天前因为骑摩托车摔伤左腿。

    在病人眼中,医护人员的白衣是一种安全色,无论帐篷区出现何种躁动,只要白衣出现,便是一个安全信号,因为他们知道24小时都有护士值班看护。在庄晔护士设在帐篷区的临时办公桌上,摆着一份病历,上面写着“00:00患者安静入睡;02:00患者安静入睡;04:00患者仍安静入睡;06:00患者神情、精神差,偶有咳嗽……”护士每隔两小时的看护,足以让病人在900多次的余震中“安静入睡”。

    在太达村曼丹社,记者看到了病人可以找到安静的另外一种安全色——迷彩服。57岁的老人鲁文仙在地震后一直感到头晕。“以前就有头晕的毛病,地震以后感觉什么都是摇摇晃晃的,两条腿都打抖。”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中心医院的医生周云明告诉记者,“鲁文仙老人明显是因为地震,血压和心脏方面受到影响,像她这样情况的病人我碰到好几例。有些人来看病的时候,双腿还在发抖。”鲁文仙在量了血压之后,从医生那领取了免费的药品,在村小球场的空地上打点滴。“村里面有诊所,但是我平常不怎么看病,这次是有医生上门到家门口为我们看病。”她说。

    据普洱市委宣传部部长柳彬介绍,截至4日10时,云南省民政厅已经调用帐篷5000顶、衣物2000套、被子2000床运往宁洱县灾区,各级政府组织已经出动9支医疗队共32名医护人员、9辆救护车,已经紧急转移受灾群众6.5万人,安排救灾应急资金300万元,安排各类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300余万元。

 
 
 相关链接
· 云南宁洱地震灾区已紧急转移受灾群众6.5万人
· 农业银行宁洱县支行员工无伤亡 网点恢复正常营业
·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急赴云南宁洱地震灾区救灾
· 普洱市宁洱宁洱地震损失严重 救灾工作有序展开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