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 董峻)南方各地早稻目前进入大田中后期管理阶段。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5日提醒南方早稻产区,注意综合防治病虫害。
我国早稻生产主要分布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9省(区),约占全国早稻面积的99%。据农业部预计,今年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属于中等偏重年份,主要是由于去年暖冬天气和入春后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水稻二化螟等害虫越冬基数大、病虫害发生危害早。
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提醒,植保部门应增加病虫调查次数,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利用电视和广播等媒体通报当地病虫情报、施药时间、药剂选择及用量,在早稻破口期普遍进行一次重点防治,有效控制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水稻中后期田间无重大病虫害发生。同时,有条件的村组应进行集中连片的统防统治,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减少农药用量。
早稻收获偏早或偏迟,均影响早稻产量和品质形成,俗语“八成熟,七成收;九成熟,十成收”指的就是早稻的适时收获。特别是南方早稻收获期间往往伴随着连续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易出现穗发芽而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提醒,各地应积极组织收获,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推进机收,提高收获效率,促进早稻颗粒归仓,同时为晚稻生产预留更大空间。收获期的确定,一般为齐穗后2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