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教育部网站7日公布《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各级教育规模持续增长,入学机会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有所提高,非义务民办教育发展尤为迅速。
公报显示,到2006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2973个(含其它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5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6%,“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27%,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25%和99.29%,女童高于男童0.04个百分点。
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
公报说,2006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605所,比上年增加12所;招收残疾儿童4.98万人,比上年增加0.06万人;在校残疾儿童36.29万人,比上年减少0.15万人。
公报指出,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较快。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31685所,比上年增加153所;在校学生4341.86万人,比上年增加310.91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9.8%,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4693所,比上年增加227所。招生747.82万人,比上年增加92.16万人;在校生1809.89万人,比上年增加209.85万人。
高等教育稳步发展。200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11所。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
2006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249.56万人次,当年已结业365.99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5567.25万人次,当年已结业6508.43万人次。
公报说,民办教育持续发展。200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9.32万所(不含民办培训机构2.35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313.02万人。
公报指出,2006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64.61万人,比上年减少4.44万人,减少2.63%;仍有167.46万人正在参加扫盲学习。

5月28日,西湖区松柏小学的欧阳文亭(前)等学生正在书写经典国学名句。 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回良玉出席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启动仪式
“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启动仪式7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特教学校1593所,在校生36.4万人。全国高中阶段特教学校(班)224个(含成人职业教育机构),专门招收残疾人的高等特教学院(专业、班)12个。还有大量残疾人在普通高校就读。但是,残疾人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残疾人接受教育的需求。目前,全国有493个未建特教学校。除4个直辖市和西藏外,全国尚有181个未建高中特教机构,失学残疾学生大多因家庭经济困难。
教育部学习贯彻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六月五日,教育部邀请有关专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大中小学校长,就学习贯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进行了座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郭向远出席了座谈会。袁贵仁主持座谈会。
教育部:“5年内大学将再扩招438万人”严重失实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5年内中国大学将再扩招438万人”。对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该报道严重失实,误导了社会舆论。
这位负责人表示,此报道混淆了招生规模与在校生规模的概念。既是概念性的错误,也是对现行国家政策的误读。招生规模是指每年高校的招生人数,在校生规模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各年级学生人数的总和。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适当控制普通高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2007年普通本专科计划招生567万人,比上年增长5%左右。今后几年招生增长幅度将维持在3-5%之间,而非扩大招生438万。2006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为1739万,由于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将低于当年招生人数,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将会继续增加,预计到2010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000万人左右,比2005年增加4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