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6月9日电(记者 叶建平)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永南说:“过去炼一吨钢要13吨水,现在通过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一吨钢只要6吨水,直接将生产用水成本减少了一半。对于企业来说,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柳钢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实践是广西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的一个缩影。针对当地冶金、化工、制糖等行业能耗高、排污量大的客观实际和产业特点,广西政府与企业正携手依靠技术创新,以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通过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资源再生利用途径,着手打造节能减排循环产业链。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处处长崔工伟介绍说,制糖业是广西的支柱优势产业,也是一个高能耗行业,广西推进节能减污、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从制糖业开始的。“目前,贵糖、南糖集团和一些大型糖厂在开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其中贵糖还被国家列为制糖业循环经济的典型示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广西57家糖厂(集团公司)正进一步开展“降低物耗、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进步总体工程,全面提升制糖业生产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预计工程完成后,广西制糖业可节约15万吨标准煤,将占全广西工业节能量的8.2%。
以利用生产过程余热发电、消纳利用各类工业废弃物,也是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的亮点。崔工伟举例说,2006年广西建材行业利用石煤、尾矿渣、炉底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掺烧水泥,年产水泥近400万吨,创造的产值超过8亿元。“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既节约了原生资源、净化了环境,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崔工伟认为,广西推进节能减排能够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是政府有关部门加强节能宣传与培训,建立能源消耗考核指标体系,指导和约束企业能源消耗,另一方面企业也自觉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据了解,2006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88吨标准煤,同比降低7.48%。今年广西要投资100亿元加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进一步加强节能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