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招生部门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高考录取阶段六骗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6月11日电(记者 曹霁阳)高考结束了,部分中介组织又借高校录取之机“活跃”起来。黑龙江省招考部门提醒考生和家长,应该通过正常渠道了解录取结果,不要对中介组织或“能人”偏听偏信。近年来犯罪分子在高考录取阶段的骗术主要有六种,应学会辨别。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有关人士说,“阳光工程”下的高校招生,政策规定、录取原则、监督检查都是公开透明的,考生录取与否必须有理有据。广大考生及家长遇有如下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骗术一:冒充高校工作人员。去年,一名自称工作于北京某高校的“招生人员”,携带宣传资料活动于黑龙江省一些市、县,“鼓励”考生选择这所学校,并暗示可以从中帮忙,但难度较大需要“活动”,个别家长未经考虑便慷慨解囊,以致上当受骗。

    骗术二:混淆教育形式。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包括一些重点大学,既通过普通高校招生举办普通高等教育,也通过其他形式招生,举办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因此,一些骗子声称只要交钱就能上大学及重点大学,家长花钱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不到招考部门核对录取通知书的有效性,入学方知不是普通高校招生而受骗。

    骗术三:假称能“低分高录”。一些中介人在不同场合假称自己是某院校、某地招生办、某地政府或北京某领导的亲戚、熟人,有办法 “二表录一表”“专科录本科”“调热门专业”,一些考生家长为让孩子进入理想学校而不惜重金,结果失望而归。

    骗术四:谎称有“内部指标”。有的不法分子伪造印信证件和录取通知书,违法设立某高校咨询处和咨询电话,并假装“有路子”,谎称掌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后入学”,骗得定金而逃之夭夭。

    骗术五:号称“自主招生”。目前,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自主招生院校共有59所。录取结果要通过招考部门发布。一些骗子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钱可搞定,不了解情况的考生和家长容易因此受骗。

    骗术六:假冒“军校招生”。军队院校及地方高校国防生招生,考生不但要参加文化课统考,还必须经全省统一组织的面试体检合格,必须经网上录取并以网上公布的录取结果为准。所谓的军校(国防生)“内招指标”“扩招名额”“自招计划”“考前录取”“军籍后办”或不需省级招生部门办理录取手续即可录取等,纯属凭空捏造。

 
 
 相关链接
· 黑龙江高考录取比例为1.2∶1 评卷已从7日晚开始
· 山东高考招生录取日程排定
· 江西一考生未高考已被"录取" 招生部门:谨慎对待
· 军校和国防生在山东投入1944个录取计划
· 山东高考招生录取日程排定
· 千所高校在黑龙江批次录取 考生需关注相关信息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