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卫生部:5月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比上月增加3成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记者 周婷玉)卫生部11日公布2007年5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时指出,5月全国共报告肠道传染病4.9万余例,与上月相比上升了38.3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88%。

    卫生部指出,目前已进入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各地要进一步加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倡健康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此外,疫情报告还显示,2007年5月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63467例,死亡590人。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22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肝、痢疾、麻疹和梅毒,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6.25%。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狂犬病、肺结核、艾滋病、乙肝和新生儿破伤风,占报告死亡总数的89.83%。

    5月全国还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108896例,死亡6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60%。 

卫生部:07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459例 死2人

    卫生部24日指出,截至5月21日,2007年全国已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459例,死亡2人,与去年同期2488例相比,报告病例数上升了119.41%。

5岁以下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资料图片)

    为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并印发《手足口病防治指南》。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目前我国尚未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缺乏统一的病例诊断与报告标准。

卫生部:今夏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针对霍乱流行的潜在因素依然存在的危险,卫生部日前要求加强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坚持肠道门诊制度,在5-10月期间,认真进行腹泻病例的登记和筛检,做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并严格掌握肠道传染病病例出院标准,防止疫情扩散。

    饮食服务从业人员、学校、大中城市中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地区和人口将成为疫情监测和管理的重点,海产品、水产品将被重点采样检测,卫生部要求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每日审核和分析医疗机构疫情报告情况,一旦发现霍乱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实施控制措施。

    专家提醒:六月谨防肠道疾病

    记者近日从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随着气温的升高,肠道传染病病原生长繁殖活跃,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和相关卫生部门应注意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其中,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成为预防的重点。其症状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通常伴有发热、大便呈黏液或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部分病例可出现畏寒高热等症状。

    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选择新鲜、干净、保质期内的食品;注意冷藏食品,对食品烧熟煮透;煮熟的食品立即食用,需贮存冷藏时,应生熟分开;储存过的食品食前需彻底加热;保持厨房、食品容器等的清洁卫生;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处理及食用食品时需反复清洁双手;此外,发生腹泻症状,应及时就诊。

 
 
 相关链接
· 卫生部:今夏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