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卫敏丽)村级民主“八步工作法”、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制度、“公推直选”与村“两委”联动选举……记者12日从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创造发明了许多推进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好办法、好经验。
“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做法,不仅维护了农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而且对于改善农村干群关系,促进农业生产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詹成付说。
詹成付表示,大多数制度创新项目都是针对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基层干部群众创造出来,并由上级政府不断提炼、推广。如湖北通山县农村干部群众创造了“双述双评”制度,票决村干部的工资和“饭碗”,有效地改变了村干部工作作风,强化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更好地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同时,针对当前一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操作性不强、衔接不紧的问题,许多地方丰富和细化了现有制度体制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创新与继承的统一。如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针对村民会议不便召开或不能召开的情况,近年来采用村务大事村民公决的方法,对全区农村共1.2万余项村务大事进行了公决,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改水改电、拆迁改造、土地调整和征用等棘手问题。
“目前,各个制度创新项目实施效果明显,均经过了由试点到面上逐步推广的过程,成效也在不断地扩大。”詹成付说。
中国政府鼓励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创新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卫敏丽)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有关负责人12日表示,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并致力于为创新营造宽松的环境。
这是记者从由民政部召开的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推介会上了解到的。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詹成付表示,近年来,各地农村干部群众创造发明了许多推进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好办法、好经验,有力维护了农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据了解,自去年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共收到各地申报的制度创新成果162项、理论创新成果344篇。其中,村级民主“八步工作法”等8项成果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奖;村民民主恳谈制度等16项成果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提名奖;《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创新实践的经济学思考》等82篇文章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理论创新成果奖。
“本次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曹国英介绍说,“在理论创新成果的作者中,有学者、公务员、村民、新闻工作者、自由职业者等,他们积极为推进基层民主献计献策。”
据介绍,为了总结经验、推广成果,提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2006年7月启动了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