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6月12日电(记者 马扬)全国各地的高考评卷工作已经启动,对于考生和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如何保证评卷的公平公正问题,近日吉林省有关专家给予了详细解答。
据吉林省招生考试办公室专家介绍,高考阅卷有点像生产线流水作业,每位老师只负责其中一道工序,只为一道试题打分。阅卷老师在进行网上评卷时,只能看到所评阅的那一道试题的答题情况,其他无关信息一律无法看到。即使同一位考生所答的同一道题有两位教师评过,相互之间也不知道另一位教师是谁,该道题打了多少分。
针对网上评卷系统,评卷部门还对每道题都设置了一个“误差值”,以防止在评卷过程中,同一道题不同老师打分相差太大。比如,考生的作文题答题内容由计算机随机分发给两位不同的老师评阅,一位老师给了18分,另一位老师给了20分,这2分的误差可能就在允许的“误差值”之内,计算机就自动取他们的平均值,该同学作文成绩就为19分;如果一位老师给的是12分,另一位老师给的是18分,两人给分就必然超出“误差值”范围,服务器将自动把该考生的答题图片派发给第三位老师评分,直至学科组长,最终确定考生的最后得分,这样将能有效阻止评卷教师前紧后松、尺度不一等弊端。
为保证评卷质量,招生考试办公部门还要在评卷过程中设置多道关口,如吉林省就设置了5道关口:先是各题组100%复查,然后是各学科组按适当比例抽查,再经评卷指导委员重点检查,质检组检查,最后是统分过程中的检查。通过这样反复检查,试卷评阅质量完全可以得到保证。
据专家介绍,尽管参与阅卷的专家每年都有一些小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不论是多年参与阅卷的老资格,还是刚参与阅卷的新手,在正式阅卷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
为确保作文等主观题的阅卷质量,语文阅卷点还进行了“样卷校标”。先由业务组组织专家选定“样卷”,并“定标打分”,然后向全体评阅作文的教师发放“样卷”,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打分,最后对专家定标分和阅卷教师分进行比较、总结、分析,让阅卷老师能够随时“校正标准”。
正式评卷实行二评制,并以三评和仲裁确保公正。每位考生的作文都由三位教师分别评判,如果出现三个分数相差悬殊的情况,则交由仲裁小组请专家继续评判。研讨阶段,与会专家有时会为一篇作文给分的高低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总会有个大多数人认同的结果。一旦通过,以后评卷都会按这个通过了的分数标尺,衡量同类作文。
不仅如此,一篇满分作文,不是由某个评卷老师说了算的。阅卷老师在改作文的时候,如果发现某篇作文不错,可以给满分,就会直接向业务组专家推荐,由专家来确定,该文是否应该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