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张景勇)今年6月至12月,公安部、中央综治办、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专项斗争。
8部门12日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上述专项行动作出部署。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由于这些“三电”设施大多处于野外,分布点多线长面广,防护难度大,加之近年来铜价暴涨,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大肆盗窃破坏“三电”设施,导致此类案件持续增多,重特大案件接连发生,不仅给相关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隐患。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说,此次专项斗争要突出重点,强力攻坚,坚决遏制盗窃破坏“三电”设施案件上升的势头。各级公安机关要尽快侦破一批盗窃破坏“三电”设施案件,打掉一批团伙,抓获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在短期内迅速打开局面。要深挖犯罪团伙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深挖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教唆犯;要集中人力物力,全力侦破公安部挂牌督办的重大案件。要建立完善地区间侦查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串并案件,适时组织开展区域联合会战,重点打击流窜作案。对在逃的盗窃破坏“三电”设施犯罪嫌疑人,要逐一上网,全力追捕。
刘金国说,相关部门还将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清理整治“三电”设施周边及沿线的废旧金属收购站点。对收赃销赃窝点背后的“保护伞”,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呈现三大特点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张景勇)记者12日从公安部获悉,近年来我国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活动持续上升,呈现出团伙作案、流窜作案突出,作案手法不断翻新、犯罪不断升级,以及暴力化倾向明显、气焰十分嚣张等三大突出特点。
一是团伙作案、流窜作案突出。一些地方由分散、个别作案向团伙化、专业化趋势发展,有些犯罪团伙人员众多,以血缘、亲属、老乡为纽带,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有些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多数犯罪分子备有车辆,机动性强,流窜作案,打击难度比较大。
二是作案手法不断翻新,犯罪不断升级。目前,一些地方由偏僻乡村发展到城市和城乡接合部发展,犯罪分子盗割的电缆规格由几十对发展到几百对、上千对,由夜间作案发展到白天作案;有些犯罪分子假冒“三电”企业职工,穿有企业标志的工作服,开着印有企业标志的车辆公然作案;有些怂恿未成年人作案,规避法律打击;有些犯罪分子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躲避电缆报警的能力。
三是暴力化倾向明显,气焰十分嚣张。一些犯罪分子携带刀枪作案,暴力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持枪械等凶器暴力盗抢,有的违法犯罪分子公然武装对抗,气焰十分嚣张。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此类违法犯罪活动之所以如此猖獗,除了“三电”设施大多处于野外,点多面广线长,防护难度大以及铜价暴涨、刺激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等原因外,当前打击此类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滞后、处罚偏轻,一些地方对废旧金属收购站点监管不力、犯罪分子销赃渠道畅通,一些地方对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击不力,一些“三电”企业事业单位线路巡护机制不健全、内部治安防范工作薄弱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