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吉林省特产已经实现3大转变 变成农民“金饭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6月15日电(记者齐海山、王晓明)吉林省蛟河市农民小张在庆岭山下摆了一个水果摊,与村子里的姐妹一起销售自己家生产的李子、杏等水果以及在山上采摘的野菜野果,新鲜的水果和野菜吸引了众多过往客商的眼光。

    小张摆在路边的水果摊仅仅是吉林省特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吉林省包括园艺、特产、经济作物、野生采集、庭院加工等五个方面的园艺特产业已经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吉林省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283.7亿元,农民人均园艺特产收入达到891元。调查显示吉林省特产业的组织化经营特点突出,2006年吉林省平均订单生产率达到62%,龙头企业已达800多家,产品初加工产值近25亿元。吉林省的山珍特产品有80%左右销往南方或出口东南亚市场;葵花、花生等优质油料产品外销量也在80%左右。

    吉林省梅河口市绿丰特产协会会长张靖环依靠庭院经济发家,带领周围农民创办了协会还建了一个信息服务站,引导农民发展特产生产,并互相传递生产信息。协会分为葡萄、山野菜、中药材、养殖、苗木花卉等8个分会,会员已经发展到了300人以上。张靖环说:“农民发展特产业原先是一家一户小打小闹,现在成了赚钱的好买卖,所以必须要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市场,这样一来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吉林省园艺特产局局长张大明说,吉林省特产已经实现由分散、混杂的小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大生产转变,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与加工并举型转变,由副业性生产向与粮、畜、园艺特产三足鼎立的支柱性产业转变,特产业已经变成了吉林农民的“金饭碗”。

 
 
 相关链接
· 今年吉林省种粮农民人均补贴265元 6月底前兑现
· 吉林首家为农民提供贷款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
· “五一”正是春播期 吉林省农民黄金周里好种田
· 吉林通过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制度等措施塑造新农民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