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6月16日电(记者任鹏飞)6月的辽宁北部农村,家家户户还在为农业生产忙个不停。辽宁省彰武县阿尔乡很多农民家里的小菜园子里,也开始有了绿色。当地农民说,前些年的这个时候,院子里可是沙土满天。可如今,阿尔乡已是旧貌换新颜了。
阿尔乡农民感受到的这些变化,是与辽宁430公里防沙护林带的作用分不开的。从1978年开始,辽宁省用30年时间沿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部,建立起长430公里,宽100公里的防沙护林带。这条护林带使辽宁沙区林地面积,在30年内增加了560多万亩,沙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
辽宁省林业厅厅长王文权说,为构筑这样一条防沙护林带,辽宁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注重效益的原则,坚持乔、灌、草结合,封、飞、造并举。在条件较好的沙地,营造大面积的樟子松、五角枫和杨树混交林,使辽西北生态条件明显好转。
辽宁省副省长胡晓华表示,今年辽宁省将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辽宁沙区的林地经济。今后辽宁还将在沙区大力发展灌木饲料林和生物能源林,强化杨树、薄皮核桃、沙棘等沙产品的深加工利用,使沙区农民在防沙治沙中得到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