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核工业界纪念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40周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 吴晶晶)6月17日是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40周年纪念日。我国核工业界近日以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并表示要继续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励下,坚持自主创新,推进我国核电民族化发展的进程。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继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后,在核工业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震惊世界的壮举。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便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两个发展阶段质的跨越。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核工业从1955年创建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功研制了“两弹一艇(核潜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核工业走“军民结合”道路,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又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初步形成了包括核电、核燃料循环和核技术应用在内完整的新型核工业体系。

    “核工业是直接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性产业,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表示,纪念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40周年,回顾我国核工业走过的光辉历程,对于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核事业又好又快又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以中核集团为代表的我国核工业力量坚持自主发展、自主创新,在发展核电的过程中,实现了中国内地核电“零的突破”、国产化的重大跨越、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的接轨,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的发展道路。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核工业的应用规模小,总体水平不高。

    “重温‘两弹一星’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世界核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核科技仍属于敏感的高技术,关键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康日新表示,作为直接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核工业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还将开工建设一批新的核电项目。“在核电民族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还要坚持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提高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电竞争力。”康日新说。

 
 
 相关链接
· 6月17日:1967年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谈核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就核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答问
· 曾培炎:学习王淦昌 促进核工业持续快速安全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