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姚润丰、董峻)从5月23日开始历时4周的全国跨区机收小麦工作落下帷幕。截至目前,全国已收获小麦3.16亿亩,超过应收面积的95%,机械化水平超过81%。
记者19日从农业部获悉,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主产省麦收已结束,陕西收获已超过98%,河北超过95%,其余分布在东北、西北、内蒙古的春小麦将从7月份陆续开始收割。
夏收结束后,夏播夏种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湖北、湖南、江苏的中稻机插秧进度已过7成,河南、山东、河北夏播玉米进度已近九成。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说,今年“三夏”期间,全国共投入联合收割机40万台,比去年增加2万台;高峰期日投入抢收的联合收割机达29万台,日最高收获进度2000万亩,分别比去年增加4万台、400万亩。夏收期间虽有两次大的降雨过程,但收获进度仍比去年早两天左右。
据他介绍,麦收期间农机部门通过手机短信免费为10万名机手提供天气预报、市场供求、机收价格、道路状况等信息,各地成立2000多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负责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维修供应以及后勤服务。
在夏收过程中,各地公安交警增派交通疏导车,护送联合收割机安全过境。交通部门对持《跨区作业证》的机车免收车辆通行费。石油石化部门增加农业用油的资源投入量,优先保证农机用油。农机生产企业增加了服务人员和零配件供应。
今年多数地方小麦机收作业价格保持在30元至40元每亩,与去年相当。据测算,今年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手纯收入22亿元,种粮农民节省人工费用33亿元、由于机收而减少粮食损失40亿元。“三夏”跨区机收为农民节本增收约95亿元,超过了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