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对IMF"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督决定"持保留态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张旭东 姚均芳)记者近日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了解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6月15日通过了《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定》(简称《决定》),以此替代1977年制定的《关于汇率政策监督的决定》。由于《决定》未能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意见,中国对此持保留态度。

    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维护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当前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发生的变化是在全球经济和生产要素配置等出现根本变化的大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基金组织对成员国政策的监督应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产业分工的调整以及科技进步对于当前全球经济的基础性影响,重视国内经济稳定与外部稳定的关系,客观看待汇率政策对一国实现外部稳定的作用,加强对全球系统性稳定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发行主要储备货币的成员国的政策监督。

    在过去的几年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市场机制、加大汇率的灵活性,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经验表明,汇率调整对解决对外失衡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根本和唯一的政策工具。汇率大幅度无序调整不仅会加剧外部不稳定,还会影响一国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进而影响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要求,基金组织在实施双边监督中应切实遵循取得广泛共识的重要原则,考虑成员国的具体情况,不增加成员国的义务,实现公平的监督等。通过加强与成员国的沟通和对话,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执行监督职能,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胡晓炼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边磋商等问题答问

    4月14日,2007年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春季例会在华盛顿举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向会议报告了基金组织就全球失衡问题与美国、日本、欧元区、沙特和中国等五方进行多边磋商的情况。正在此间出席该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回答了记者关心的问题。

    人民银行官员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中国等四国投票权

    中国人民银行官员19日在此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中国、韩国、墨西哥和土耳其等4国的投票权表示赞赏,认为这将增强中国在该组织的影响力和声音。

 
 
 相关链接
· 胡晓炼在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部长级会议上发言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