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香港回归十年深圳口岸货物进出口规模扩大五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深圳6月21日电(记者张毅 何广怀)香港回归十年,香港和内地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圳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由1997年的500亿美元跃升至2006年的2939.4亿美元,今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贸易规模相当于十年前的6倍。

    深圳海关副关长李小敏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作为内地面向香港的“窗口”,深圳口岸成为港产货物进入内地的“桥头堡”。从CEPA实施到今年5月,深圳口岸进口香港CEPA项下受惠货值共3.03亿美元,税款优惠2.45亿元人民币,进口票数、受惠货值均列全国各口岸之首,有力地推动了香港和内地经贸深入发展。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于2004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深圳海关推行了各项通关便利化措施,促进港产零关税货物快速、便捷通关,确保中央对港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经过三年多的成功运作,CEPA零关税政策已为香港业界广泛认同与运用,加上降税产品范围逐年扩大,促进深圳口岸CEPA项下货物总体受惠进口稳步增长。受惠商品逐步呈多元化发展趋势。CEPA实施初期,受惠进口主要集中在药品、服装等产品上,在零关税政策的推动下,两地产业融合进一步加深,许多港产原料产品成为深圳生产制造业的稳定供应源。

    香港制造业在CEPA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优惠,CEPA促进香港经济发展效果显著。CEPA的落实也进一步增强了深圳与香港两地之间的经贸往来,两地产业呈不断融合趋势。

    李小敏还介绍说,深圳作为连接香港的唯一陆路口岸,也是两地货物和人员往来的主渠道。除了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人员来往也更加频繁。1997年,深圳海关日均监管出入境人员21万人次,2007年则达到了47万人次,占全国每天出入境人数的50%。1997年,深圳海关日均监管进出境车辆2.3万辆次,到2007年超过了4万辆次。

    为了确保香港和内地之间货畅其流、人畅其流,促进两地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深圳海关以推进通关便利化为突破口,开展了系列通关作业改革,不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为了保证两地来往车辆和物流畅通无阻,深圳海关于2003年11月在皇岗、文锦渡和沙头角三大公路口岸全面实施通道自动核放系统,把原来车辆通过海关通道需时2分钟缩短为5秒钟,验放速度提高了近20倍,一举解决了公路口岸通道堵塞的问题。

    为了适应香港回归后进出境旅客量大幅上升的需要,同时也为CEPA和港澳“个人游”提供基础条件,2003年1月,皇岗口岸旅检通道开始实行24小时通关,成为全国唯一货运、旅检24小时通关的陆路口岸。

 
 
 相关链接
· 15时廖晓淇谈深化CEPA 加强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
· 香港有望年内完成连接香港与深圳新口岸规划研究
· 曾荫权:香港比十年前更坚固 更成熟 更了解将来
· “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让海外华人心悦诚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