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香港回归十周年:上海供港快运列车将温暖送同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6月22日电(记者张代蕾)从上海新龙华站出发,经过罗湖桥口岸,到达香港九龙何文田车站:作为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快运货物列车(简称“三趟快车”)之一的753次列车,长年累月驰骋在祖国的千里铁道线上。

    自1962年开行以来,753次列车(后更名为82753次)已累计向港澳运送物资160多万吨,风雨兼程3000多万公里。

    曾负责上海新龙华站党委宣传工作的郭关元告诉记者,753次列车最初供应蔬菜、瓜果、活禽等各类鲜活冷冻物资,近十几年来则专供活猪,每天600头左右,且都是上海最好的猪。

    “这些猪可不是随随便便哪里来的都可以,必须是来自上海各个饲养出口基地专供的优质活猪。”郭关元说。

    担负供应活畜禽任务的上海五丰公司为提高供港活猪数量和质量,先后建立了70多个繁殖基地和饲养场,还不断改良品种,培育出了头小、腿短、身长的“五丰猪”。“五丰猪”个头匀称,每头40公斤左右,皮薄骨细肉瘦,深受香港同胞青睐。

    和蔬菜、瓜果等物资不同,活猪的检验检疫工作更加复杂。活猪由大卡车运抵车站后,要先停靠在专用线上,由兽医进行检查,合格后方能放行。专用的运输车厢必须严格消毒,“连车轮都经过高温处理”,然后才把检疫合格的猪赶进车厢。

    如何把这些活猪安全地运送到终点,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郭关元说,40多年来,上海铁路部门为这趟快车倾注了大量心血,“大家都把这趟列车当作最高等级的列车,以客运直达快车的待遇行驶”。

    郭关元回忆说,快车刚开通时,要走9天9夜才能达到目的地,即使到了1996年,仍然需要5天5夜。这么长时间的运输,如何保证活猪的健康状况,对铁路部门和随车押运员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

    “押运员朝夕与猪为伴,为了减少猪死亡和掉膘,他们不仅需要每天数次给猪上饲料、喂水,还得哈着腰在低矮的车厢里清扫猪粪,随时查看活猪的情况。”郭关元说。

    1997年4月,全国铁路首次在京哈、京沪、京广三大干线实行大规模提速,上海这趟快车的运行时间被压缩到84小时;1998年,经过第二次提速,快车运行时间再次被缩短到74小时。

    同时,铁路部门还对现有的家畜车专门进行技术改造。以往由于列车晃动剧烈,活猪因碰撞、挤压而造成伤残甚至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1999年3月,新型的J5型家畜车厢在快车上“安家落户”。改造后的列车增加了避震能力,运行更加平稳安全,不仅提高了猪的成活率,也极大地改善了押运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此外,上海铁路局和相关部门还投入大量资金,在上海至深圳的1900多公里铁道线上的主要停靠点建立了12个服务站,为列车提供上水、饲料补充、加冰等服务。

    753次列车行运途中主要经过沪杭、浙赣、京广三条主干线,而这三条铁道线长期以来货运都比较紧张,但只要是供港列车需要开行,从运输计划到调度指挥,所有环节都优先安排,保证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1998年夏天,华东地区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铁路多处中断,香港的酒楼、超市、食品经销商和市民都担心鲜活冷冻食品的供应会因此“断档”。但在关键时刻,有关部门日夜抢修,确保了这趟快运列车的正常开行。

 
 
 相关链接
· 成都举办“香港日”系列活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
· 中央电视台全面启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报道
· 香港书写新的辉煌——国际社会评香港回归十周年
· 香港回归十周年:小平总在关键时刻做出关键指示
· 香港回归十周年:马照跑跑得更欢 股照炒炒得更大
· 上海与香港文化交流辉映的十年:从亲密走向融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