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6月24日电(记者卜云彤、冀琴伟)海南省禁毒部门近两年通过留场就业,探索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新途径。
海南省公安厅禁毒处副处长胡永平介绍,吸毒人员被抓进强制戒毒所后,通过物理隔离的办法强行戒毒,但他们回到社会后,绝大多数很快复吸。为了解决毒资,这些人多数要实施偷抢等违法犯罪,民警费力再把他们抓起来戒毒。如此恶性循环,造成社会治安恶化,社会管理成本很高。
留场就业就是为强制戒毒期满后的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提供一个过渡期、巩固期。记者近日到三亚、文昌、海口等地戒毒康复农场了解到,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在吸毒人员强制戒毒一年期满后,按照自愿的原则,安排这些人员留场就业。目前留场就业的戒毒学员在三亚戒毒康复农场有94人,文昌市有50人,海口市有20多人。留场就业戒毒学员通过劳动每月可获300元报酬,每月放假两天回家团聚。
为了增强吸引力,三亚市公安局印发通告在全市张贴,并通过本地电视台、报纸广为宣传,动员戒毒出所回归社会人员返场就业,还召开座谈会,向吸毒人员亲属宣传戒毒康复农场办场方针、劳动康复理念和发展前景,鼓励他们规劝有吸毒行为的家人留返场就业。
海南戒毒康复农场创立的集戒毒、治疗、劳动康复、就业一体化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戒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