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吉林省九台市龙嘉堡镇翻身十队农民周志礼告诉记者,由于干旱他种的丁香颗粒无收。 2007年吉林省遭遇有干旱记录以来旱情最严重的一年。截至6月23日,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3945.5万亩。其中重旱面积1938.9万亩,轻旱面积1783.4万亩,干枯面积26.6万亩。另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吉林省大部分地区仍将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旱情仍将继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 迟海峰 摄
|

6月21日,在辽宁目前旱情最严重的建平县黑水镇,当地农民用水罐车从几里地外拉水到田间,为播下的农作物种子点水,盼望出苗。全县大约30万亩种子至今还干埋在土中急等出苗。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姚润丰)今年入夏以来,我国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严重偏枯,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旱情发展迅速。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近期两省仍将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河道来水仍然偏枯,水库蓄水不足状况也不会有大的改善,旱情形势不容乐观。
为此,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5日召集财政部、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等成员单位,与辽宁、吉林两省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举行北京、沈阳、长春三地异地会商。会商认为,目前,辽宁省14个市89个县(区)出现旱情,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076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9%,有159万人、75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吉林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998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6.5%,有29万人、1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表示,面对急剧发展的旱情,辽宁、吉林两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抗旱救灾,抗旱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到目前为止,两省社会秩序井然,各项抗旱工作有序进行。
会商强调,辽宁、吉林两省西部是传统的易旱地区,近年来旱灾发生更为频繁。今年的严重旱情,进一步暴露了这些地区抗旱基础设施薄弱、应急抗旱能力不足等问题。当前,两省的旱情形势十分严峻,抗旱工作难度很大。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落实各项抗旱措施。要加强对抗旱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及时修正完善水量调度方案,切实做好抗旱水源和其他抗旱物资的调度,全力开动泵站及机动抗旱设施进行抗旱灌溉,尽最大努力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确保大旱之年灾区群众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二是千方百计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安全。要组织机关干部走村入户,摸清群众饮水困难情况,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基本生活用水问题。必要时组织动员机关、工矿企业、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抗旱服务组织为困难群众送水,必须确保旱区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的需要。
三是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目前正值主汛期,两省要在抓好抗旱工作的同时,对水库安全度汛的各项措施和准备工作不能放松,做好防洪抢险的物资和队伍准备,防范因长时间干旱突降暴雨可能引发的水库出险、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四是总结和反思今年的抗旱工作。要认真总结抗旱工作的经验教训,对各级防办抗旱能力建设、水利工程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抗旱预案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抗旱信息系统的成效和抗旱服务组织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抓紧做好抗旱规划,提高抗旱管理水平。同时要做好抗旱工作评价。
五是加大对抗旱工作的支持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抗旱投入,及时组织人力、财力、物力,兴建一批应急抗旱水源工程,购置一批拉水运水设备,并落实保障抗旱用电、用油的措施,切实保障抗旱工作的开展。中央有关部门表示对辽宁、吉林两省的抗旱工作要给予大力支持,抓紧安排有关经费,切实帮助两省解决抗旱中的实际困难。

全国1.5亿亩耕地受旱 辽吉等重旱区全力抗旱救灾

6月15日,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高阳镇伏头村村民马章锁在展示干枯的玉米叶。因为持续干旱,伏头村1500亩春玉米面临干枯绝收。陕西粮食主产区渭南市遭遇严重的冬、春、夏连旱。目前,全市170多万人受灾,300万亩农作物受旱,19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新华社记者 陈钢 摄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消息,截至6月21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52亿亩,其中作物受旱1.22亿亩,有836万人、73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目前,辽吉蒙等地旱情发展迅速,辽宁省已经启动Ⅱ级响应。国家防总已于6月20日派出工作组,赴辽宁、吉林两省重旱地区,检查指导并支持重旱区开展抗旱工作。
水旱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表现在三方面

6月25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图为程殿龙浏览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姚勇摄
[程殿龙]应该说水旱灾害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既有自然条件因素所致,也有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呢?第一,七大江河中下游洪灾仍然是严重的威胁,历史上也有很多洪灾泛滥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事件。第二,干旱缺水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说在北方干旱缺水,无论对农村还是城市,都是一种威胁,甚至对生态也造成严重的影响。也造成牧区草场退化、沙化,这些年确实很严重。第三,对生态的影响也是很严重。一场暴雨,水、沙、石俱下,对生活影响也很大。北方缺水,地下水有限,抽取地下水以后,造成土地沉降、沙化等。也就是说由于干旱引发的次自然灾害,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北方旱情较为严重 吉林、辽宁三分之二耕地受旱
[程殿龙]今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北方地区旱情都比较重。北方主要是西北东部、华北北部以及东北大部。最近西北东部降了一些雨,给人感觉旱情有缓解,但是对西北地区的吃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于6月7日、8日到甘肃,去了会宁县,会宁县是黄土高原的沟壑区,我到老乡家里去看,吃水相当困难。有的地方一般是5公里之外的地方拉水回来,更远的地方要到20公里以外,这样成本大大增加,有的一方水要70块钱,而北京市一吨自来水是3.7元。所以对老乡来说,吃水问题相当严重。
吉林省抓好抗旱工作 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