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顾瑞珍、艾福梅)记者26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将增加对海岛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解决海岛居民吃水难、行路难、出航难、避风难和电力不足、通讯不畅等问题。
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26日联合组织召开了首次国家海岛调研规划和政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探讨我国海岛开发、建设、保护和管理问题。
据了解,我国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500多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岛屿和岩礁上万个。这些海岛资源丰富、区位特殊,是我国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紧缺,开发利用海岛,特别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情况,在沿海地区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海岛远离大陆,交通不便,淡水资源短缺,生存条件与临近大陆沿海相比差距很大;海岛生态破坏严重,甚至整岛灭失;一些特殊海岛保护不力,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主权权益。
针对海岛的这些问题,国家海岛调研规划和政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我国海岛开发、建设、保护和管理。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保护海岛资源和生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国防安全;调整海岛开发秩序,扬长避短,发展海岛港口、旅游、渔业及海洋能源等资源优势产业;增加对海岛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切实解决海岛居民吃水难、行路难、出航难、避风难和电力不足、通讯不畅等问题;建立和完善海岛保护和开发法律制度体系,加强海岛生态和环境管理。
据悉,国家海洋局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海岛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并制定工作方案,预计在1-2年内,发布《国家海岛保护与开发规划》;发布《海岛开发与保护管理办法》、《特殊用途海岛保护管理办法》、《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管理办法》等海岛管理制度;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海岛特别保护区建设的政策和技术标准,编制《海岛特别保护区选划工作方案》,并开展选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