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李金华06年度审计报告审出"老问题"改出"新模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28日   来源:人民日报

    受国务院委托,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报告了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刘小青 制

    审计报告

    中央预算执行总体良好,一些部委依然存在“老毛病”

    审计发现,财政部组织中央预算执行中存在8大问题。比如,对以前年度安排未用和结余的项目资金174.22亿元长期挂账;在部门预算之外,按国债发行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国债发行业务经费4500万元,其中安排人民银行3615万元、财政部885万元。这些资金被用于职工补贴、宣传费、会议费等。

    对发展改革委组织分配中央政府投资的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且存在一些“老毛病”。比如,200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铁路项目建设调整方案,将国务院确定的项目概算总投资由167亿元增加到225.7亿元;去年审计曾发现发展改革委向尚未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5个项目下达投资计划的问题。2006年,发展改革委再次向其中仍未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4个项目下达投资计划7.5亿元。

    此外,今年还审计了56个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延伸审计434个二级预算单位。审计发现部门本级存在问题涉及金额348.53亿元。其中:管理不规范问题331.15亿元,占95%;违法违规问题15.24亿元,占4%;损失浪费问题2.14亿元,占1%。在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共发现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7起,涉案人员28人,已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审计署对31个中央部门所属单位开展的审计调查发现,所属单位依托部门权力收费的现象比较突出。审计还发现一些部门的部分行政职能由所属单位承担,部门办实体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此外,审计署还进行了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审计、财政专项审计以及3家股份制银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8户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刘小青 制

    审议共识

    问题还是“熟面孔”和“旧手法”,必须严格整改

    审计报告引起热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列席本次常委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就此发表意见,提出对策。

    委员们发现,这次在审计报告中出现的还是“熟面孔”,用的也多是“旧手法”。卢邦正委员认为,审计报告中发现的问题历年来都差不多,如虚报冒领,多报人数,这次还出现了用假图章开户。“我觉得这些手段已经严重到了很不光彩的地步。”他气愤地说。

    财政预算缺乏刚性约束也是关注的重点。列席本次常委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陈舒说,现在中央各部门财政预算太粗糙,代表监督有难度。

    对于整改措施,委员们也提出建议。王太岚委员说,审计的目的就是改进,应该引起重视,既然审计出来了,就要下决心整改,该处理的要处理,甚至该没收的要没收,要有一些硬性的措施,不能检查完向人大报告就完了。

    卢邦正委员说,希望以后的报告中,在整改措施里面,对于典型的恶劣案例要点明,怎么虚开假报人数,怎么样乱用公章,等等,应该附在报告中。

    解决问题要靠体制改革。李新良委员说,除了应该严肃处理以外,国务院应该在财政管理体制、财政制度这些根本问题上进行改革,这是根本性措施。

    列席本次常委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韩荣华则提出,应该更新理财观念。现在一些部门,在骨子里还是有了钱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观念,缺少科学管理的观念。

    审计意见

    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应加强预算约束力

    今年审计报告的突出特点是,揭露问题后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针对发现的问题,李金华审计长表示,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有的还反复出现,除了一些部门、单位遵纪守法意识和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外,也反映出行政管理体制尤其是财税体制上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各部门要结合审计提出的问题深刻分析体制上、机制上的原因,根据部门实际,研究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财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中央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李金华还提出一些具体意见。比如,进一步增强严格执行预算的自觉性,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地方和部门预算执行的随意性还比较大,部分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脱离预算管理,预算约束力还不够强。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方面的因素,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依法行政观念不强、严格执行预算的自觉性不高也是重要原因。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的原则,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从近几年审计情况看,年初预算不够细化、年度执行中追加较多、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在中央本级预算中已存在多年,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这不仅影响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也使部门预算改革难以达到应有效果。

    李金华提出,财政部要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进一步细化预算,提高年初预算资金分配的到位率。中央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项目库,打好预算编制基础;逐步公开部门预算,建立预算执行的日常监督机制;加强支出预算的测算,并按照批复的预算严格执行,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

    今年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审计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等4旗(区)在2000年9月前已完全禁牧,但2003至2005年中央财政仍安排8677万元转移支付资金用于4旗(区)退牧还草围栏建设。对于这种项目计划与实际需要脱节的问题,李金华认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财政体制上的原因,也有管理不到位的因素,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以解决。

    社保资金管理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李金华专门提到,要进一步加强社保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从审计情况看,社保资金征缴的覆盖面和统筹级次还未达到国家要求,绝大多数地区的社会保险仍然是市县统筹,在资金管理中还存在挤占挪用、违规投资等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保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记者 毛磊 宋伟 黄庆畅)

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审计署对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在审计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了对涉及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注意把握总体情况,揭露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规范管理。主要审计了财政部具体组织中央预算执行情况,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展改革委组织分配中央政府投资情况,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社保基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和三峡库区移民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收费公路的建设管理情况,以及3家股份制银行资产负债损益情况,8户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5户中央企业效益情况。

李金华:三峡工程审计发现的问题正在积极整改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6月27日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说,三峡工程资金管理使用总体较好,未发现挪用和严重侵占建设资金的问题,三峡基金做到了专款专用。记者从中国三峡总公司获悉,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他们正在积极整改。

    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从2006年3月份开始,审计署投资司牵头,组织了全国7个审计特派办和7个审计事务所共156人,对三峡工程进行了历时8个月的审计。审计重点是1993年至2005年三峡枢纽工程建设管理、主要单项工程造价、三峡工程综合效益、三峡总公司财务收支及相关经营情况。

 
 
 相关链接
· 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