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实现全机对接。此次全机对接是ARJ21飞机研制生产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要节点,标志着ARJ21新支线飞机研制生产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2007年年底首架ARJ21新支线飞机完成总装推出厂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华社记者 张明 摄

6月28日,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实现全机对接。 新华社发(郑悦摄)
新华社上海6月28日电(记者高路)我国第一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28日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开始包括“插翅”在内的全机各项对接。
28日上午,记者在上海飞机制造厂的ARJ21飞机总装厂房看到,在头、身、尾各部件已合为一体的机身两侧,两张机翼被水平放置在型架上,“插翅”准备就绪。10时35分,两名技师在机翼和中机身之间,谨慎地铆下了对接的第一枪。
ARJ21是我国按照国际惯例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先进支线飞机。3月30日启动总装的首架ARJ21为90座级,最大航程为2000海里。按照计划,这架飞机将于今年年底完成总装,明年3月试飞,2009年第3季度取得适航证后,开始交付用户。
据悉,此次包括“插翅”在内的全机对接,是飞机完成结构装配、得以“展翅”升空的重要节点。ARJ21项目公司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荣怀说,对接和总装完成后,这架飞机将移出厂房,系统安装、试飞前各项试验工作将随即启动。
作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ARJ21项目,将同时推进基本型、加长型、货运型和公务型等系列的研制,届时全系列机型每架可容纳座位为70个至110个。根据规划,上海飞机制造基地最终将形成年产50架ARJ21的生产能力。
我国首架新支线飞机的“对接时间表”
新华社上海6月28日电(记者高路)我国第一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28日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启动结构装配的最重要环节——全机对接。自3月30日开铆总装以来,科研技术人员在不到90天时间里,实现了全机对接前的全部准备工作。
3月30日,分别来自西安、成都、沈阳和上海国内四大飞机制造基地的ARJ21各个部件被置放到型架上,紧张的总装任务开始启动。
5月5日,飞机中后机身与尾段实现对接。
6月1日,飞机机头与前机身实现对接。
截至6月20日,机身各段对接陆续完成。
6月21日至23日,“合体”后的机身、两张机翼等大型部件被转运至更大的总装厂房,飞机姿态调试完成后,机翼和中机身呈对合状,“插翅”、全机对接准备就绪。
在下一阶段的全机对接过程中,科技人员将采取无间隙套接,应用激光准直系统和数字电子水平仪保证飞机基准面和对称轴线一致,同时,采用胀紧装置和结构留铆装配方案,实现机身套接。
全机对接完成后直至年底,这架飞机将被移出厂房,完成系统安装调整和试飞前各项试验。

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飞机将于2008年首飞
新华社天津6月24日电(朱瑞新)我国首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支线飞机--ARJ21飞机,将于2008年首飞。
中国民航大学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近日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今后双方将在航空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700飞机的研制,为国家“大飞机”重大研究专项做好技术和人才准备。
我国新型涡扇支线飞机研制生产取得重大突破
3月7日上午,由中国一航西飞集团公司生产的我国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飞机的首架机翼和中机身部件,顺利实施交付。西飞集团公司承担生产的部件是ARJ21飞机上长度最大、制造难度最复杂的部件,其顺利交付标志着整个ARJ21飞机研制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整机总装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