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作战,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出现了有利于革命而不利于反革命的变化。中共中央军委制定了关于第三年的军事计划,决定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发起攻势,进行几次大的战役,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三大战役共进行了142天,歼灭敌人173个师,是中国战争史上空前的,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大决战。 三大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确立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发起了辽沈战役。在历时52天的战役中,共歼灭国民党军队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图为人民解放军以坦克为前导进入沈阳市。 新华社发

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经过31小时激战,全歼守敌近9万人,解放了锦州,完全切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退向关内的陆上通路。 新华社发

1948年10月,人民解放军争取长春国民党军10万人起义与投诚,长春市和平解放。图为国民党军队缴械后,我军司号员吹响胜利的号角。 新华社发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辽沈战役中,当地百姓组成担架队,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