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7月4日电(记者 张旭东、陈黎明)自2006年9月份启动的湖南金融服务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如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4日表示,湖南金融服务业务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为央行今后在全国开展和推广金融服务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
苏宁4日在湖南金融服务创新综合试点进展及成效发布会上说,央行和湖南省政府共同启动这项试点工作以来,湖南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金融服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金融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展顺利。湖南不少金融服务项目走在了全国前列,央行正在总结湖南相关试点经验,准备向全国推开。
湖南省副省长徐宪平表示,试点工作优化了当地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央行牵头组织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位于全国前列,湖南开通的信用信息网,已实现了20多个部门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全省已开展了企业信用评级试点,个人信用信息使用范围日渐拓宽,一些地方已将个人信用纳入公务员考核。
据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介绍,目前湖南已推广小额支付系统定期借记业务,推进财税库行横向联网,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简化和下放了外汇相关业务的办理手续和审批权限,积极推动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建立了人民币反假长效机制和并有效提高流通中货币的整洁度,简化手续提高了反洗钱工作效率。
湖南是央行选择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综合试点的唯一省份。目前,湖南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住房公积金联网查询;到去年底全省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已为近22万户企业和2600万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公民信息数据库已归集9200多万条个人信用信息。农民工银行卡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均居全国第一位。
苏宁说,金融服务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探索性的系统工程,湖南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今后还要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协调,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完善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功能,围绕综合试点工作目标,进一步扩大试点成果,为全国金融服务创新工作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