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泼不进,针扎不进”
——环保总局负责人抨击个别地方“土政策”导致环保“死角”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邹声文、顾瑞珍)“一些地方制定了自己的‘土政策’,纵容环境违法行为,成为‘水泼不进,针扎不进’的环保‘死角’。”在4日举行的环保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强烈抨击个别地方制定“土政策”为环境违法企业“保驾护航”的行为,并要求各地一律取消这些由基层政府出台的有悖于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
据了解,环保总局近期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及重点湖泊进行了专项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违法排污问题十分突出:11个省区的126个工业园区中,有110个存在违规审批、越权审批、降低环评等级和“三同时”不落实等环境违法问题,占抽查总数的87.3%;7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有38家存在运转不正常、处理不达标或停运的现象,占抽查总数的50.6%;529家企业中,有234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占抽查总数的44.2%。
周生贤说:“可以这样说,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工作的要求没有落到实处,没有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
“在一些地方,环保工作存在‘灯下黑’现象。”周生贤说,“一些企业昼夜不停、肆无忌惮地向大江大河排污。一些江河不仅水质变了,连水的形态也变了,变成了黏稠的糨糊。”
“不少地方企业违法排污,结果却是‘老板赚钱、群众受害、政府埋单’。”他说,必须让污染企业付出代价。“针对当前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状况,各级环保部门要在环境执法中用足用好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环境违法行为采取‘高限处罚’的措施,对恶意排污行为实行重罚,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切实维护环保法律的权威。”
他指出,对长期超标排污的、私设暗管偷排偷放的、污染直排的、存在重大污染隐患的企业,要一律停产整治;对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一律停产停建;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一律关闭取缔;对于违法排污造成严重损失、触犯刑法的企业,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周生贤表示,对环境违法行为,依法采取什么样的严厉措施都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环保部门和环保执法人员要及时站出来,果断出手,勇敢地同污染行为作斗争。”
我国将让受到污染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邹声文、顾瑞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4日表示,今年下半年,环保部门将把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点,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城乡居民饮水用水安全,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周生贤坦承,当前我国水污染问题相当严重。“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一些河道丧失了使用功能。‘三湖’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在发展,化学需氧量没有完全控制住,氮、磷又有所上升,不少地方水质已经沦为五类和劣五类,富营养化状态达到中度和重度。”
他说,今年4月以来,太湖蓝藻暴发,严重影响了无锡上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此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华,进一步暴发蓝藻的隐患仍然存在。
今年5月,环保总局提出了六条政策措施,旨在让污染严重的松花江“休养生息”: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控污染排放与污染增量;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加快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调整,严厉打击危害饮用水水源的环境违法行为;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重点企业的治污进程;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河流健康发展。
这一让受污染江河“休养生息”的举措,得到国内外的充分肯定。“这些政策措施将延伸到其他重点流域。”周生贤明确表示,“要通过强化流域环境管理,有效遏制流域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的趋势,努力使重点流域的水质逐步得到改善。”
7月3日,环保总局已经决定,对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长江安徽段的6市2县5区实施“区域限批”,暂停该地区除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类以外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今后,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对环境违法现象突出的地区,对超过总量指标、重点项目未达到目标责任要求的地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的,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都要实行‘区域限批’。”周生贤说。
重点湖泊也是“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实施对象。周生贤表示,要针对不同湖泊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采取“一湖一策”的治理措施。“对已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要在全流域停批增加氮磷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使湖泊‘休养生息’。”

环保总局实施环保“5大战役” 誓言“铁腕治污”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已成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损害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4日表示,环保部门将认真总结环保实践的经验教训,通过实施环保“五大战役”,铁腕治污、重拳出击,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环保总局公布“流域限批”地区县市名单
1、蚌埠市:蚌埠市化工企业集中,污染严重。检查组抽查的10家企业均存在环境违法问题。在检查的蚌埠市5个排污通道中,水质全部超标,尤其是鲍家沟污染更为严重,鲍家沟大桥及鲍家沟入淮口COD浓度为300mg/L和390mg/L,均超过《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规定枯水期主要闸坝控制河段COD浓度70mg/L的标准,分别超标3.28倍和4.57倍。
环保总局对四大流域实行限批 挂牌督办38家企业

资料图片: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日(7月3日)向新闻界通报,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环保总局自即日起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潘岳表示,当前水污染持续恶化的趋势已非分割的治水管理体制所能解决,应该尽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流域污染防治机制和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坚决完成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