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财政部:特别国债购汇不会增加我国的财政赤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黄少达、韩洁)财政部有关负责人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实施财政发债购汇不会增加我国的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一般预算中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这位负责人表示,财政为购买外汇发行的特别国债,不是用于一般预算支出,而是基金预算;不是对预算赤字的融资,而是用于购买外汇,有对应的外汇资产。并且,这部分资产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我国财政预算包括一般预算、基金预算等。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纳入基金预算,基金预算的编制原则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存在差额。

    因此,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05年12月16日同意的《国务院关于实行国债余额管理的报告》(国函〔2005〕93号)规定,特别国债不列入预算赤字。

    这位负责人说,此次财政购买外汇发行的国债追求收益性目标。财政购买外汇发行的国债,在本质上不同于普通国债:一是财政购买外汇发行的国债,不是对预算赤字的融资,而是有等值的外汇资产相对应,而且,这部分资产属于金融资产,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二是财政发债购买的外汇,与普通国债筹集的资金使用不同,财政购买的外汇资金,侧重追求盈利性的目标;三是尽管购买外汇发债无需通过预算安排还本付息资金,但仍然属于政府债务,按照国债余额管理办法,应列入年末国债余额限额。

财政部:实施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有四好处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王宇、韩洁)财政部有关负责人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国家实施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主要有四大好处。

    一是有利于抑制货币流动性。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有别于央行通过投放货币购买外汇的做法,可以适当减缓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趋势。

    二是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改善宏观调控。财政发行特别国债可以为央行提供更大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可以减轻央行对冲流动性的压力。央行可以运用特别国债替代部分央行票据,减轻对冲压力。

    三是有利于缓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局面。运用财政发债购买的外汇资金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资本金,可以缓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局面,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提高外汇资金的经营收益水平。

    四是有利于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投资公司可以按照商业化运作的方式运用外汇资金,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促进国内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此外,发行特别国债有利于培育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通过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可以适当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加国债的期限结构,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起到“补缺续档”的作用。发行特别国债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债市场的投资需要。随着银行存贷差增加,保险与社保基金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对国债的投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规模较大,央行卖出特别国债时,金融机构等国债投资方可以购买,能较好地满足各方投资需要。

财政部明确特别国债不是向人民银行定向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韩洁、王宇)财政部有关负责人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明确表示,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国债的发行不是直接向人民银行定向发行,而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

    此外,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之后,将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特别国债。由于特别国债可以在银行间市场进行流通,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在银行间市场卖出特别国债,收回流动性。

    对特别国债的这一发行方式,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分析指出,这意味着特别国债的发行既不是向社会公众直接发行,也不是直接向央行发行,而是有可能通过某一中间金融机构进行资产置换,最终由央行持有这笔国债,这一做法既符合国际惯例,也不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法》关于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的规定。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特别国债发行本身对金融市场来说属于中性措施,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后,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规模增加,人民银行将在维持货币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通过逐步卖出特别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

    另外,他指出,从对冲流动性的实质看,财政发债购汇仅相当于用特别国债替换部分央行票据,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因此,财政发行特别国债时,不管是一次发行还是分批发行,不直接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人民银行持有国债后,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逐步释放国债收回流动性。

    这位负责人还强调,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是缓解流动性偏多、提高外汇经营收益,确保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综合性调控政策,不是针对股票市场的紧缩措施,不直接影响证券市场中的存量资金。

财政部阐释发行特别国债六大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 韩洁 王宇 黄少达)

    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周审议批准了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这一调控措施一经发布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社会上几大热点问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并就这些问题给予正面回应。

    实施特别国债购汇不会冲击金融市场

    针对15500亿元规模的特别国债相当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0次的说法,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鉴于这次发行的特别国债规模较大,财政部在设计发行方案时将会周密考虑、精心设计,确保市场的平稳运行。

    这位负责人指出,从对冲流动性的实质看,财政发债购汇仅相当于用特别国债替换部分央行票据,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因此,财政发行特别国债时,不管是一次发行还是分批发行,不直接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和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逐步释放国债收回流动性。

    这位负责人还强调,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是缓解流动性偏多、提高外汇经营收益,确保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综合性调控政策,不是针对股票市场的紧缩措施,不直接影响证券市场中的存量资金。

    特别国债不向人民银行定向发行

    目前,社会上关于特别国债发行方式有多种揣测,既有直接向央行定向发行的猜测,也有是否会向社会发行的疑问。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发行特别国债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国债的发行不是直接向人民银行定向发行,而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分析指出,这意味着特别国债既不是向社会直接发行,也不是向央行直接发行,而是有可能通过某一中间金融机构进行资产置换,增加央行的国债持有规模。

    特别国债本质不同于普通国债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购买外汇发行的国债,在本质上不同于普通国债:财政购买外汇发行的国债,不是对预算赤字的融资,而是有等值的外汇资产相对应,而且,这部分资产属于金融资产,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财政发债购买的外汇,与普通国债筹集的资金使用不同,财政购买的外汇资金,侧重追求盈利性的目标;尽管购买外汇发债无需通过预算安排还本付息资金,但仍然属于政府债务,按照国债余额管理办法,应列入年末国债余额限额。

    特别国债将给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更大空间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将使央行政策工具更丰富,公开市场操作空间更大,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解决流动性偏多问题。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后,将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规模,增加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有效解决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问题。当流动性偏多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卖出国债回笼货币;当流动性不足时,人民银行则可买入国债释放货币,增加流动性。

    他指出,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有别于央行通过投放货币购买外汇的做法,可以适当减缓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趋势,缓解流动性偏多的问题。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特别国债替代部分央行票据,减轻对冲压力。

    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将不再纳入外汇储备规模

    针对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是否会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质疑,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财政发债购买的外汇资产由投资公司按照盈利性的目标经营,属于外汇投资,不纳入外汇储备规模。

    这位负责人指出,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规定和国外通行做法,一个国家的外汇资产包括外汇储备和外汇投资两部分。由于外汇投资主要用于股票等股权投资,不属于IMF要求披露的外汇储备范围,不纳入外汇储备规模。

    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资金作为投资公司资本金来源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将财政发债购买的外汇拨付投资公司经营,这是因为投资公司进行境外实业投资和金融产品组合投资,经营收益率在高于特别国债利率的基础上争取更高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外汇资金的经营收益;此外,根据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投资公司直属国务院,属于国家层面上的公司,财政部代表国家将购买的外汇作为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有利于理顺投资公司的管理体制。

 
 
 相关链接
· 综述:财政部阐释发行特别国债六大热点问题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发行15500亿特别国债购外汇
·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应属宏观经济中性措施
· 财政部将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具有"特别"用意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