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7月6日电(记者 孟昭丽 姬少亭)“在祖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台湾人民没有缺席。”《为了永做中国人——抗日烽火中的台湾义勇队》档案图片展6日在福州开幕,当年的义勇队少年团团员黄莘感慨万千。
79岁的黄莘如今是上海电视台一位离休干部。在她的记忆中,抗战历史是一段“光辉的历史,可歌可泣的历史”。
“我十二岁时参加了台湾义勇队少年团,当时端的枪杆子比我还高。”说起年少意气,黄莘一脸自豪。
黄莘一家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日本割占台湾后,许多人被迫改入日本国籍。黄莘的父亲不愿受日本人压迫,带着5个子女来到祖国大陆。
“父亲是医生,加入了李友邦将军领导的台湾义勇队。”黄莘说,1939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台湾许多医生、工程师、教师都参加了台湾义勇队,负责战时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等。
在父亲的影响下,黄莘和姐姐、弟弟三人一起参加了台湾义勇队少年团。凭着青春的形象和娇好的嗓音,黄莘在少年团中从事文艺宣传工作。
在此次展出的一张照片上,十二三岁的黄莘和弟弟正在表演一个舞台剧。弟弟穿着日本军服,一脸霸气地把穿着农妇衣服的黄莘往门外拉去。
“当时我们正在街头宣传抗日战争,表演的是日本鬼子在中国胡作非为的场景。”黄莘说,“那时我们经常自编剧目,到前线慰问伤病员,鼓舞士气。”
说到动情处,黄莘唱起了当年的台湾义勇队少年团团歌:“台湾是我们的家乡,那儿有人五百万不自由;台湾是我们的家乡,那儿有花千万朵不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