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 姚润丰)记者9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干流水位快速上涨。针对淮河流域防汛抗洪的严峻形势,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宣布国家防总于7月9日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全面应对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

7月7日,工作人员正在江苏高邮湖行洪区漫水路段庄台河桥做封路准备。当天,由于淮河下泄洪水流量增大,江苏省高邮市的淮河入江水道即将漫滩行洪。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当天18时起对高邮湖漫水公路进行汛期交通管制,禁止车辆及行人通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更多图片
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介绍,9日13时,干流王家坝水位涨至28.76米,超过警戒水位1.26米;润河集水位涨至26.06米,超过警戒水位1.76米;正阳关水位24.32米,超过警戒水位0.32米;下游洪泽湖蒋坝水位涨至13.66米,超过汛限水位1.16米。
据预报分析,近两天淮河流域仍有较强降雨过程,淮河干流水位仍在上涨。淮河防汛形势异常严峻,防汛抗洪到了最关键时期。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于9日下午紧急召集民政部、气象局、总参作战部、武警部队等部门,河南、安徽两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淮河防汛总指挥部召开了淮河流域联合会商会,研究部署淮河流域的下阶段防汛抗洪工作。一是要加强预测预报,严密监视水雨情的发展变化;二是加强防洪工程调度,运用淮河上游水库拦蓄洪水,加大洪泽湖泄量,做好蒙洼等行蓄洪区运用的准备;三是加强工程防守,做好险情抢护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防洪工程安全。
淮河干流王家坝水位持续上涨
新华社王家坝(安徽)7月9日电(记者 白斌)受淮河上游强降雨影响,安徽省淮河干流王家坝水位自7日起止落回涨,9日15时水位达到28.81米,流量4730立方米每秒,超过警戒水位1.31米,目前水位以每小时2厘米左右的涨幅继续上涨,蒙洼蓄洪区正在加紧做好蓄洪前的准备工作。
面对高水位,蒙洼前线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熊德超告诉记者,目前一是抓大堤安全的巡查工作,水位到达28.5米时,二线民工每公里上堤20到30人,大堤全长为94公里,上堤人数达到了2500人左右。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巡堤查险。由于淮河大堤经过了长时间的浸泡,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堤坝的管涌、渗漏等。据熊德超介绍,到目前为止,淮河大堤还没有出现险情。第二是采取了严格的责任制,重点险段重点把守,24小时不间断值班。第三是严格进行督察,确保巡堤到位,发现险情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同时,阜南县人民武装部还组织了蓄洪区内的300名民兵,对蓄洪区内的庄稼进行紧急抢收,对堤坝的险情进行抢险工作,还有蓄洪后庄台上的村民房屋进行维修处理等。
此外,一旦蓄洪以后,村民们居住的庄台将变成孤岛。为做好蓄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7日下午,蒙洼前线指挥部就开始准备蓄洪前的20项预案,包括交通、卫生防疫、宣传、粮食供应、电力、通讯、防毒等方面。与此同时,阜南县人民武装部还在12个不蓄洪的乡镇挑选出1200人在蓄洪时分赴到蒙洼四个乡镇帮助抗洪。
蒙洼蓄洪区是于1953年设立的千里淮河第一座蓄洪区。区内辖4个乡镇,有131座庄台,涉及15万余人,耕地面积18万亩。
为减轻淮河干流的压力,确保淮河堤防安全和沿淮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防总、淮河防总和安徽省防指将根据汛情发展情况,慎重启用防洪工程,努力将洪水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目前蓄洪区内的村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回良玉赴淮河长江流域考察指导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近期,淮河、长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流出现了超警戒洪水并逐步逼近保证水位。当前山洪、滑坡、泥石流和雷击、龙卷风等多种灾害突发并发,部分地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近日深入安徽和湖北灾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慰问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广大军民,检查指导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江苏省防指要求:全力做好淮河流域防汛排涝工作
7月7日晚,江苏省防指召开淮河流域防汛工作会商会,传达贯彻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和张连珍副书记重要批示,分析当前江苏省淮河流域防汛形势,进一步研究部署防汛排涝工作。江苏省副省长、省防指指挥黄莉新主持会议并讲话。她要求淮河流域各地加强组织领导,全力做好防汛排涝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度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