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会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地区反恐怖机构负责人合影。新华社记者 魏良磊 摄
新华社比什凯克7月9日电(记者魏良磊)上海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9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是研究如何推进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并为8月在比什凯克举行的成员国首脑会议作政治准备。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会上阐述了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主张,受到与会各方普遍重视。
杨洁篪说,当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形势基本保持稳定,经济总体快速发展。但各种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作用,给本地区安全带来极大挑战。在新形势下,要确保本组织顺利发展,就要不断增强本组织的凝聚力。拟提交成员国元首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极大地促进成员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为推进本地区的安全、稳定与繁荣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杨洁篪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已进入以务实合作为重点的发展阶段。为扎实推进本组织的发展,中方建议加强以下工作。
第一,深化安全合作,创造稳定的安全环境,加快制定防范恐怖主义公约,提高成员国联合反恐的行动能力。有效落实禁毒合作协定,尽快建立禁毒合作机制。
第二,加强经济合作,谋求共同繁荣。完善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法律基础,加快制定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成员国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加紧落实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尽快对能源、交通、电信等领域的网络型项目进行规划,落实一批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项目。
第三,促进人文合作,加强交流与对话。继续落实教育合作协定和紧急救灾合作协定,加快制定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协定的工作。深化文化、青年合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加强卫生合作,特别是在传染病防治和传统医学等方面的合作。
第四,扩大对外交往,提升国际形象。加紧落实同观察员国在经济、交通、能源、禁毒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小组机制的作用,与阿富汗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积极与有关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联系,开展对话。
第五,继续加强本组织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机制这两个常设机构的工作,努力使其在推进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及对外交往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杨洁篪说,实现中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本地区各国的团结合作。充分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采取实际步骤帮助中亚国家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达到共同繁荣,符合中亚各国的根本利益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整体利益。中方愿与各方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和平、合作、繁荣、和谐的中亚地区作出自己的贡献。
会后,杨洁篪出席了成员国外长记者会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同成员国外长的集体会见。

杨洁篪同恩赫包勒德会谈 双方高度评价中蒙关系

6月30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左前)和蒙古国外交部长尼亚马·恩赫包勒德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后握手。当日,杨洁篪抵达乌兰巴托开始对蒙古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 新华社记者 郝利锋 摄
新华社乌兰巴托6月30日电(记者吕国栋 郝利锋)正在蒙古国访问的外交部长杨洁篪30日同蒙古国外交部长尼亚马·恩赫包勒德举行了会谈,双方高度评价中蒙关系。
双方同意加强政治沟通,保持高层交往,开展好外交、防务、安全交流合作,增强政治互信;扩大经贸合作,在矿业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加强在文化、文物保护、考古、教育、旅游、司法、环保、防灾以及两国地方间的交流合作,丰富双边关系内涵;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以及在东亚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扩大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