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专家谋求解决食品安全环境建设和技术保障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0日   来源:科技日报

    “大量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给我国的测试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带来了挑战。”7月7日,由北京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07首都食品安全论坛上,专家们针对食品安全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发表看法。几位专家认为,如今我国测试技术和仪器设备给食品安全的检测造成了制约。

    我国人口众多、消费人群和渠道也多,而我国农产品、食品生产又多为小规模、分散经营,更由于生产者对食品安全严重缺乏自律意识和必要的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所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仪学会副理事长蒋士强研究员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除了部分由于环保问题之外,大多源于对农药、兽药、添加剂等的违用、滥用,所以单靠实验室中检验检测是难以及时监控食品安全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是我国国情所致,比国外发达国家更为急切。

    他介绍说,传统的组织匀浆法、振荡法、索氏提取法或液—液萃取法等得到进一步改进,新的方法技术与仪器相继推出。如基体分散固体萃取,对样品处理方便且很有效,为美国农业部用于多农残分析检测所推崇;凝胶渗透色谱是农药多残分析中常用的有效方法,广泛用于含类脂和色素的复杂基体中。这些技术和设备在科技部“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都立项目并研发成功,但真正产业化的还很少,希望能够尽快看到国产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设备和技术。

    另外,他认为缺乏国产的高档的色谱和色/质联用仪仍然制约着我国一系列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的普及。我国生产GC、LC的企业有十几家,但与食品安全检测要求和国外仪器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一些型号几乎处于空白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永宁研究员、国家兴奋剂检测中心吴牟天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李重九教授、北京市工商局消保处曹中生处长等国内资深食品安全专家分别就国际、国内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关键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方面问题做专题演讲。

    北京科研院丁辉院长介绍说,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及社会稳定,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其食品的安全保障显得更为突出。此次论坛目的是谋求解决首都食品安全环境建设和技术保障问题,提高首都食品安全水平。  (记者 刘莉)

 
 
 相关链接
· 食品药品监管局:我国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
· 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31个城市食品安全评价工作会
· 上海举行为期3天的首次大规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 新疆涉农企业给农民上"食品安全课"增强农民意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