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孙侠)记者10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预测,今年7月至8月,我国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中游和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其中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可能发生洪涝。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10日举行的“2007年汛期气象服务再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今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灾害可能较常年偏重。目前,全国正处于主汛期,降雨呈增多增强趋势,大范围、高强度、持续性暴雨随时可能发生,台风也将进入多发季节。他说,目前,“气象服务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各地气象部门“要切实做好每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报和服务工作”。
郑国光指出,现在的天气预报在预报频次、准确率、精细度、针对性、敏感性和及时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中国气象局要求各级气象台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加密观测、加密预报,及时发布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信号,重点加强主要江河湖泊流域暴雨预报服务工作和防汛重点地区天气的加密细化预报工作。
据介绍,针对目前淮河流域的持续强降水,中央气象台已从7月6日起每天两次提供淮河流域分河段、分时段的详细雨量预报和流域面雨量预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实现了风云气象卫星汛期双星加密观测。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也都为汛期气象预报服务提供了各种支持。
郑国光还表示,各地气象部门在关注降水的同时还应扎实做好强对流天气、地质灾害、登陆热带气旋的预报预警服务,加强对伏旱的监测。今年还要认真组织做好奥运气象服务演练工作。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广东、广西、贵州、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安徽、江苏等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特别是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造成淮河干流水位持续上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