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记四川省达州市特大洪灾中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四川达州7月12日电

    历经磨难写忠诚——记四川达州特大洪灾中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

    记者 任硌

    2007年7月上旬,地处川东北的四川省达州市两次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在近4年来第三次出现特大洪灾——“7·5”洪灾。

    此次洪灾来势汹汹,洪水水位甚至超过造成80多人死亡的2004年“9·3”洪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科学指挥调度下、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奋力抗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被降到最低程度。“7·5”洪灾因灾死亡3人,为历年洪灾中死亡人数最少的一次。

    从达县青宁乡岩门村7月6日发生罕见的特大山体滑坡至今,31岁的青宁乡副乡长桂贞雄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7月6日上午,正请假在医院照顾生病住院的儿子的桂贞雄,突然接到乡党委书记吴刚和岩门村党支部书记李隆富的电话。电话中说岩门村发生垮岩,要他马上去一趟!

    岩门村是达州市的小康村示范村,全村以梨树种植为支柱产业,有“川东梨花之乡”的美誉。在连日特大暴雨冲击下,从7月6日10时开始,岩门村3组地面开始出现裂痕,随后裂痕越来越大。

    一边是儿子高烧发热不止,另一方面是负责联系的村急需自己到场。桂贞雄选择了去岩门村。桂贞雄赶到岩门村已是午后1点多。他甩掉湿透的衣服、鞋袜,赤着脚光着膀子,投入到组织转移村民的行动中。当晚转移行动快结束时,仍在搜寻是否还有遗漏的撤离者的桂贞雄发现,村民鲁学伦家里透出微弱的灯光。此刻,在滑坡地带的强力拉动下,周围的房子已经开始嘎吱嘎吱地响!

    93岁的鲁学伦肯定还在家里!桂贞雄边大声呼喊“鲁老汉快跑”,边冲进屋内,不由分说地背上拄着拐杖的鲁老汉便朝村外跑。不到10分钟,鲁学伦家旁边的一栋房屋便倒下了。

    在这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大转移行动中,岩门村即将卸任的66岁村党支部书记李隆富,召集全村37名党员干部组成抢险突击队,帮助转移群众和财产。一天一夜没有合过眼的李隆富,几次累得晕倒在溜滑泥泞的山坡上。58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员会主任曾凡昌,险情发生以来一直奋战在疏散转移乡亲们的第一线,自家的房屋全部垮塌,他也没顾上回去看一眼。曾凡昌在山体滑坡的同时,奋不顾身把90多岁的老人任丽英背出来后,又冲回滑坡地段,救出了村民孙富民及其身患癌症的妻子;像泥人似的共产党员李良、张永全、陈文友、鲁世林、谢光清等人,从灾情发生至今,依旧坚守在滑坡现场挨家挨户帮助群众撤离,安置受灾群众,协助巡逻和维护秩序。

    到7日上午9时左右,岩门村11个村民小组共2251名村民全部撤至安全地带。就在转移后不过20分钟,整个村庄顿时天崩地裂,美丽的梯田在瞬间被扭曲解体,上千间房屋如多米诺骨牌层层倒下,“轰隆隆”的巨大轰鸣响声在山谷中激荡。这个以梨花和层层梯田闻名的美丽村落荡然无存。然而,正是有了以桂贞雄、李良、李隆富、曾凡昌等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干部的舍生忘死救援,岩门特大滑坡没有造成一个人员死亡,也没有一个人员受伤。

    在达州抗洪救灾最前沿,像岩门村滑坡事件中的党员干部层出不穷。渠县土溪镇万合村党支部书记王邦平,先后6次跳入洪水中救起落水村民18人。达县桥湾乡船管站站长、共产党员陈洪新不顾个人安危,驾船从洪水中救出4名村民,还驾船奋力拦截了一艘被洪水冲来的大型抽水船,用血肉身躯保护了石梯大桥安全。在上百村民生命遭受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达县银铁乡计生办共产党员王波,自告奋勇用打稻谷的拌桶当船只,用手臂作桨,历时9小时划水转移群众32人。

    7月9日,在青宁乡岩门村特大滑坡现场,达州市委书记李向志告诉记者,全市有20多万名党员干部上了抗洪一线,另外还组织起以党员为骨干的抢险突击队,紧急转移安置被洪水围困群众18万多人,抢运物资29万多吨,紧急修复被洪水冲毁的襄渝铁路万源段,清理了318国道、210国道的塌方、泥石流,加固了550多座病险水库和渠县城东岸堤防工程,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关链接
· 四川省达州市因暴雨引发地质灾害上千间民房被毁
· 四川达州市“6·18”暴雨洪灾死亡人数增至10人
· 四川达州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