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7月12日电(记者 吴华国)在南方部分省份遭遇洪涝灾害的同时,江西却出现了“多闪电、少下雨”的旱象。日前,赣北、赣中15个县市开展了今年以来的首次规模性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了水库蓄水,缓解了旱情。
6月中下旬,江西出现了局部洪灾。但进入7月,江西北部、中部地区很快由涝变旱。9日晚开始,江西北部出现明显的雷阵雨天气。全省雷电监测网显示,9日1时至11日14时,共监测到大小闪电11195次。
尽管闪电频繁,雨点却明显偏小。气象部门统计,入汛以来赣北和赣中降雨量分别较常年偏少46%和33%。降雨偏少导致江河水位偏低,水库蓄水严重不足,部分地区出现旱情。据预测,7月至9月,全省总雨量仍将偏少,伏秋期有明显干旱发生,干旱程度将重于去年。
根据这样一种天气趋势,江西省防总要求各地抓住雷雨过程机会迅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伏秋抗旱多备水源。7月10日至11日,上饶、抚州、鹰潭、南昌等设区市的15个县、市、区,在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34次。
据统计,7月9日20时至11日14时,上饶、鹰潭、南昌等设区市过程雨量达36毫米至70毫米,其中人工增雨作业起了很大作用,有效增加了水库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