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重庆着眼于发展要求努力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3日   来源:重庆日报

    7月12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把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着眼于“加快”和“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推进试验区建设,努力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路子。

    重庆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作动员报告,市委副书记张轩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刘志忠出席会议。

    汪洋指出,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新的历史阶段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正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促进城乡统筹、工农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顺应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完善我国改革布局、把改革开放向内陆和纵深推进的重大举措。总之一句话,是中央促进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重庆新阶段的重大使命,是实现 “加快”和“率先”发展非常关键、非常紧要的一步,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作为和统筹城乡的绩效,树新“试验区”之旗,谋加快发展之策,立新兴直辖市之位,造人民群众之福。

    汪洋指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是改革,目标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城乡统筹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改革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综合配套既是对改革内容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改革试验既是试错机制的具体实践,也是探索改革路径的科学办法。城乡统筹的成败在改革。只有通过改革,破除那些不适应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做法和政策,才能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才有根本保证。这套制度体系至少要符合四个标准:一是能够保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不以牺牲 “三农”利益为代价;二是能够保证广大农民分享城镇化、工业化的成果;三是能够保证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并形成城乡互动;四是能够保证城乡在统筹协调中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重庆的改革要走自己的路,就是要从重庆实际出发,就是要善于把中央的精神同重庆的自身实际相结合,就是要对正确的道路敢于坚持,就是要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动权。”汪洋指出,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到既符合中央改革发展方针,又能够切实解决重庆自身问题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和模式,做到敢闯不鲁莽、能干有智慧、会改有办法。要坚持不争论,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善于吸收而不是简单模仿,善于听取而不是左右摇摆,善于讨论而不是坐而论道,善于修正而不是相互责难。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条条框框,只要是阻碍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都要勇于“破”,只要是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都要敢于“立”。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新路,走出自己的路,真正找准并解决重庆城乡统筹中的问题,为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出路子。

    汪洋强调,改革是为了促进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把发展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保证,以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思发展、抓发展、促发展,以有力的改革来解决影响发展尤其是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改革创造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现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绝不能贻误改革试验,绝不能错失发展良机。他指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为千百万重庆人民谋福祉的创举,是事关全市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要始终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来解放思想、谋划发展,用共享改革成果调动全社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使改革顺利推进并最终取得成功。各级各部门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积极性,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吸取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坚持问计于民、开放试验,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努力在广大人民群众鲜活生动的实践中去寻找答案、寻找办法。改革的成果要由群众来检验,在设计改革方案、制定政策措施时,必须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出发,充分考虑对各种利益群体的影响,努力将改革失误、改革成本降到最低程度,尤其要防止某些部门、企业、个人打着改革的旗号,损害群众利益中饱私囊,努力使改革的过程成为维护和实现绝大多数群众利益的过程,努力让人民群众满意。他强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场事关重庆长远和全局的重大战役,全市上下必须合力打好这场攻坚仗、总体仗。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主动面对新矛盾、处理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经受住改革带来的考验。要切实加强对改革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协调,妥善处理好改革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要把少说多做不争论、改革靠干不靠吹作为一个重要原则来把握,沉心静气、埋头苦干,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顺利进行。

    王鸿举指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的里程碑。重庆直辖十年的实践和探索,为建设试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要抓住关键环节,实现创新突破,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改革中推动“加快”和“率先”发展。要紧紧围绕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来推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带动全局。他指出,大胆探索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既要总体谋划,又要着手抓好各项具体工作。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问计问策,精心制定《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工作方案》,继续将劳务经济打造为“第一经济”,精心打造职业教育高地,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努力解决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问题,加大“一圈”结对帮扶“两翼”的力度,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的统计和考评体系,争取今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他强调,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真抓实干,创新创造,比学赶超,以重庆人的执着和坚韧创造一个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天地。

    会议提出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的“两段式”目标。第一阶段,到2012年改革“重点突破、成功破题”,在统筹城乡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公共财政、服务型政府等领域的制度设计和改革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出一些成功经验。第二阶段,到2020年改革“全面推进、建立机制”,形成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城乡统筹发展新制度体系,形成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模式。

    会议强调要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领域放在四个方面。一是拓展“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平台;二是围绕解决好农民工这个难题,进行制度创新,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吸纳”机制和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扩散”机制;三是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这篇大文章,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四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起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进一步明晰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科学设置行政机构。

    “机遇令人鼓舞,责任催人奋进。”会议号召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新业绩,为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造更多新鲜经验,为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这篇大文章做出神采,实现重庆“加快”和“率先”发展。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市级各部门副局级以上干部,部分中央在渝单位、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民营企业50强”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区县(自治县)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记者 郭晓静 廖雪梅)

 
 
 相关链接
· 重庆首次将乡村纳入总体规划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 重庆六年攻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
· 重庆:国际教育展吸引百余所国外院校和机构参展
· 重庆采取土地换社保等措施确保农民进城生活无忧
· 重庆市出台对口帮扶等四项措施均衡城乡教育资源
· 重庆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入股设立企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