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记者郭立)17日的暴雨刷新了重庆主城区气象史上的纪录。沙坪坝气象观测站的数据表明,24小时内重庆主城区降雨量达到266.6毫米,创造了重庆市主城区有气象纪录115年来降雨量的最高纪录。
17日上午,市气象台发布了重庆市历史上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市气候中心副主任何永坤介绍说,截至17日17时,重庆主城区沙坪坝站24小时内降雨量达266.6毫米,其次为璧山县,达260.5毫米,也刷新了璧山气象观测站历史纪录。
记者从重庆市气象局了解到,重庆主城区的气象观测站设在沙坪坝,建站时间为1892年,2007年7月17日的日降雨量为266.6毫米,是重庆主城区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的最高纪录。此前,历史最大日降雨量为:1996年7月21日,降雨量206.1毫米。
18日上午8时左右直至10时30分,重庆市主城区的暴雨仍在持续,天空一片昏暗,路面有大量积水,车辆行驶缓慢,部分路段车辆堵成了长龙。
重庆遭遇特大暴雨袭击 降雨量刷新115年来历史纪录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 卫敏丽)记者18日从民政部获悉,重庆近日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刷新115年来历史纪录,灾情进一步加剧。截至18日统计,暴雨洪灾已造成29个区(县)、354个乡镇(街道)受灾,受灾人口500多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0亿元。
7月16日以来,重庆西部、中部和南部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引发严重的山洪、内涝和地质灾害。持续强降雨导致重庆主城区交通几乎瘫痪,多个县城进水受淹,重庆璧山县城17日因暴雨变成“孤岛”,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毁坏严重,沙坪坝区陈家桥镇进水,1万多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18日12时,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带领的重庆四级响应工作组抵达重庆市,并紧急赶赴沙坪坝、璧山等重灾区(县),实地查看了灾民集中安置点和倒房情况,协助地方民政部门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社会救助工作。
据了解,去年重庆遭遇了严重的夏伏旱,今年春季发生严重春旱,5月下旬以来连续遭遇洪涝、风雹灾害。重庆市多灾连发、并发,抗灾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重庆:暴雨使车辆保险理赔案件增加10倍以上
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记者 程正军)17日以来的大暴雨使重庆保险理赔案件剧增。据不完全统计,17日,重庆因车辆被水淹而产生的保险理赔案件较平时增加10倍以上。目前重庆各保险公司已把所有负责理赔工作的员工调集起来,以做到及时理赔。
据介绍,17日,在重庆渝北区新牌坊福特4S维修店,因为涉水导致车辆发动机烧坏而前来维修的车辆就超过20辆,达平时的10倍以上。太平洋保险财险重庆分公司的一名理赔员告诉记者,他在17日负责定损的车辆超过15辆,九成以上都是因为暴雨导致车辆涉水烧坏发动机或打滑发生碰撞。
根据天气预报,18日和19日重庆还有大暴雨,因暴雨引起的车辆保险理赔案件可能还要增加。保险公司提醒,在暴雨天,车辆不要向有积水的地方行驶,如果不慎进入深水区,一定要稳住油门,不能熄火;一旦熄火要尽快报案,千万不能再发动。
重庆大雷雨导致大量旅客滞留火车站
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银雪)17日凌晨以来,一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大雷雨突袭了山城重庆,造成多列火车晚点,大量旅客滞留火车站。至18日16时,随着降雨量减小,重庆铁路客运秩序基本恢复正常,滞留旅客开始减少。
据重庆火车站工作人员介绍,与17日相比,18日的晚点列车数量减少,只有部分列车如重庆北到成都T890次、重庆北到福州的1006次、重庆北到攀枝花的N754次晚点,大部分列车均已始发。
突如其来的暴雨使大量旅客滞留在重庆北站,为缓解候车大厅的压力,北站工作人员已逐渐为一些到点上车的旅客剪票,让其上车等候。“只要前方封锁一解除,立即发车。”火车站负责人介绍,这既缓解了候车大厅压力,为其他旅客释放了空间,又可在第一时间发车,节约因大雨耽搁的时间。
根据成都铁路局制定的应急预案,当雨量达到一定警戒值时,铁路部门即启动紧急预警方案,对区间线路进行封锁。“就像汽车在高速路行驶一样,当能见度低到一定程度时,执法部门就必须对高速路进行管制。铁路也是如此,雨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要封锁铁路,这是对旅客的安全负责。”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滞留旅客人数达到最高峰时,重庆北站开通了7个退票窗口,对晚点列车实行全额退票或改签。车站还提醒广大乘客,没有紧急事务的乘客,可将出行时间向后推移;有紧急事务必须出行的乘客应时刻注意列车发车时间。
万众一心抗洪魔——重庆特大暴雨洪灾抢险救灾纪实
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 (记者 黄豁 郭立) 从7月16日下午开始,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突袭山城,最大降雨量近300毫米,目前已造成重庆25个区县受灾,沙坪坝区、璧山县、铜梁县城区进水受淹,300余万人受灾。面对这次今年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灾害性天气过程,重庆市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抗击洪魔。
17日下午,连日的特大暴雨使沙坪坝区陈家桥镇成了一片“泽国”,道路中断,洪水肆虐,来不及转移的近万名群众被围困在“孤岛”。险情发生后,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险救灾。“一定要加快救援速度,确保不让一名群众有生命危险。”在冲锋舟上,重庆市委领导嘱咐救灾人员。
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出动近3000人,调集50多艘冲锋舟、橡皮艇投入抢险救灾。一个、两个、三个……武警官兵救起一个个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将他们送到安全地带后,又重新驶入洪流中,寻找散落在一处处“孤岛”上的群众。派出所民警在挨家挨户地疏散居民时,发现一名老太太独自一人趴在一栋楼房一楼的窗户上,洪水已经淹至脖子。民警游到楼前,奋力将门踹开,才将老太太救出。当天晚上,最为危险的4幢危房中的受困群众和被洪水围困的镇中心医院400余名病员、家属及医护人员被首先转移到安全地带,其他群众也陆续被营救转移出来,灾区群众无一人在转移中死亡。
特大暴雨不仅使重庆主城区遭受严重损失,也使部分郊县成“泽国”。地处渝西的璧山县城17日因暴雨成为“孤岛”,交通、通信、电力几乎完全中断,主要街道积水超过2米。为了确保群众安全,重庆璧山县所有机关干部、武警官兵都坚守在抢险抗灾的第一线,仅有的6艘冲锋舟一刻不停地搜救,已救出上千名群众。此外,璧山县在县城东边和西边各安排一所学校作为临时安置点,为不能回家的群众提供免费食宿。17日早上,璧山县巡警支队民警在皮革小区搜寻被困群众时,发现有5名群众被困在一店面内的夹层内,洪水已经漫到胸口,情况十分紧急。民警立即展开营救,抢在洪水漫过头顶前将2名男子、1名妇女和2名儿童转移到了安全地点。
7月17日,铜梁县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导致石鱼镇田堡村与虎峰镇明月村之间的明月河水猛涨,明月村一社李福伦一家3口被困在楼上。眼见水位越涨越高,不会游泳的李福伦在阳台上急得团团转。洪水冲击着房屋,险情一步步向李福伦一家逼近。在这关键时刻,田堡村七社社长陈世正、明月村二社社长陈国富挺身而出,冒着危险,分别从明月桥的两头游进被困的李福伦栖身的房屋,并借助屋内可漂浮的物品,将李福伦一家3口带出险境。
据气象部门预测,强降雨还将持续三天。重庆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已发布特别重大暴雨洪灾红色预警信息,要求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由于暴雨灾害引发水陆交通、城市积涝、山洪、滑坡、雷电、煤矿渗水等突发公共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重庆铜梁:水库裂缝险象环生 干群抢险奋不顾身
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赵武强、刘敏)7月17日,重庆铜梁县电闪雷鸣,天昏地暗,12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席卷全县。巴川街道接龙村黑龙滩水库笼罩在茫茫的雨雾中,瓢泼大雨在水面上溅起豆大水花。
15时许,站在堤上溢洪道口捞鱼的黑龙村一村民突然一脚落空,看似平坦的坝顶居然被踩出了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大窟窿。他定睛一看,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气:“哎呀,我的妈,坝脚有个洞!” 窟窿下面一个直径近3米、深约4米的“坝中洞”赫然出现在面前。
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黑龙滩水库土坝长年杂草丛生,表面看似无事,谁料杂草丛下主坝内坡已被洪水掏了一个洞。险情危及下游上千亩农田和4户村民的安危。
县水务局和巴川街道办事处几乎同时接到群众的报告,迅速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和10多名干部奔向现场。此时,水库水位已上升了近2米,洪水漫过了子坎,继续向大坝渗透。“如果主坝的压力得不到减轻,随时可能造成主坝垮塌!”水务局专业人员当机立断,马上转移下游4户村民,同时,组织人力用塑料膜沙袋筑成简易子坎保护主坝,阻挡洪水对水库“伤口”的冲刷。
很快,当地干部群众行动起来,他们顶着暴雨扎沙袋、筑子坎。水上升一点,子坎就要增高一点,几十名干部群众冒着被雷击的危险战斗在大坝上,全力护卫大坝安全。
到午夜时分,坝下4户居民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大坝也排除了险情,而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的干部群众个个成了泥人,有的累得瘫倒在坝上说不出话来。
重庆紧急启动救灾防病应急机制
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记者 刘卫宏)重庆市卫生局18日宣布,在全市紧急启动救灾防病应急机制,医疗、疾控、卫生监督等部门全力投入救灾防病工作中,以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重庆自16日开始出现强降水,持续至18日12时。全市有20个区县累计降水超过50毫米,5个区县降水超过200毫米。沙坪坝区陈家桥镇降水达408.2毫米,陈家桥中心卫生院17日下午被3米深的洪水围困,400多名住院病员及病员家属、医务人员被困,到深夜全部被安全转送到其他医院。
重庆市卫生局决定,自18日开始紧急启动卫生应急预案,开展灾后防疫、伤病员救治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自救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并确保医疗机构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市卫生局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及卫生监督专家组成的卫生应急工作组,已赶赴各重灾区指导救灾防病工作。同时,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部门开始组建应急救援小分队。市卫生局的救灾物资储备也已到位,包括200万元专门用于购买消毒杀虫药品,在灾区开展消毒、杀虫、灭鼠、灭蚊蝇工作。
疾控及卫生监督部门将在灾区加强疫情监测和卫生监督,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分片包干、专人负责的巡回监测,每日进行动态和比较分析报告。全市卫生部门开始实行救灾防病工作的日报和零报告制度。
重庆红岩联线多个重要参观景点因灾受损严重 预计闭馆3个月左右
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记者 张琴)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连日持续特大暴雨已经致使渣滓洞、白公馆、中美合作所“气象台”等红岩联线重要参观景点受损严重。
截至目前,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片区,白公馆监狱旧址、松林坡刑场因地势高而陡峭,后山的泥石流直泻白公馆监狱及停车场,已造成停车场大面积塌陷;渣滓洞监狱围墙及外院房屋被洪水冲垮,房屋内设施全部损坏,部分设备已被洪水冲走;蒋家院子秘密囚室围墙已出现垮塌;中美合作所“气象台”配电房已被洪水淹没;景点内参观要道被山洪泥石流阻断,车辆、人员无法通行,交通全面瘫痪。因灾情严重,复建工程量很大,该片区预计将闭馆3个月左右。
灾情发生后,重庆红岩联线迅速采取紧急措施,确保景区人员和文物安全:一是从17日8时开始,歌乐山烈士陵园片区全线闭馆,全部停止对外开放,劝离先行到来的游客离开;二是除抢险排危人员外,所有出现险情的文物景点工作人员立即撤离;三是紧急转移遭受险情的文物;四是立即成立红岩联线防洪抗洪领导小组。目前,重庆市政府已调派警力和部队在受灾现场展开抢险工作,灾情正在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