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名武警官兵奋战重庆抗洪一线 转移5000余名遇险群众

7月17日,几名武警官兵站在水中用冲锋舟转移受困的群众。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新华社重庆7月19日电(田贻杰、周中余)重庆遭遇115年来特大暴雨,造成许多地方受灾。武警重庆总队紧急出动千余名官兵投入抗洪抢险,先后转移遇险群众5000余名。
灾情发生后,武警重庆总队按照“就近用兵、确保重点,先危后险”的原则,调集官兵迅速赶往灾情最严重的沙坪坝区井口、陈家桥等地进行抗洪抢险。在陈家桥镇,万余名群众被困楼中,副总队长常建民带领官兵深入13幢楼房和工厂,紧急转移群众120余人。在被洪水堵死的陈家桥中心医院,官兵们用实木搭桥,将400余名病人及家属安全救出。璧山县青苹果幼儿园的60名小朋友被洪水围困,80名官兵站在淹到颈部的水中,一字排开搭成一座“人桥”,将小朋友一一传递到安全地带。
据总队长谢春光介绍,重庆部分地区19日仍然有暴雨,总队官兵目前正在检修抢险装备,随时准备投入新的战斗。
重庆市璧山县城供水恢复尚存困难

7月18日,洪水又再次涨到了璧山县一座公路桥桥面。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新华社重庆7月19日电(记者徐旭忠)记者从璧山县水务局了解到,截至19日12时,遭受特大暴雨侵袭的重庆市璧山县城除小部分地区恢复供水外,有将近70%的城区居民仍然断水.全面恢复供水依然存在较大困难。
17日以来,由于受高空槽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璧山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一场特大暴雨山洪灾害,全县13个街道、镇乡,124个行政村均有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到41万余人。暴雨山洪一度造成璧山县城供水全部中断。
据璧山县水务局局长朱朝鸿介绍,璧山县城居民饮用水源供应地有两处,一处是位于县城西北5公里的同心水库,另一处是距离县城10多公里的盐井河水库。在17日以来的暴雨洪灾中,两处饮用水源的部分供水管道被洪水冲毁,一度造成璧山城区供水中断。经过近两天的紧急抢修,同心水库的供水管道已经修复完毕,可以正常供水。但这个水库的供水能力较小,只能满足城区三分之一人口的饮用水需求。
朱朝鸿告诉记者,盐井河水库的供水管道恢复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个水库横跨璧南河的主供水管线被洪水全部冲毁,横跨璧南河重新架设管线的难度较大。目前,工程技术人员正在重新将120米长、口径60毫米的供水管道架起。尽管技术人员不间断抢修,但由于这里工作面狭窄,焊接工作复杂,抢修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朱朝鸿表示,根据目前的抢修进度,最快也要到20日晚12时,县城里才能全面恢复供水。
目前,璧山县城实行限时供水,只在每天上午7时-8时和下午6时-7时供水。对于一些不能供水的地区,水务部门用运水车将饮用水送到居民小区,保证正常生活用水需求。同时采取措施,严禁商店、超市借机抬高瓶装水价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