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7月19日电(记者丛峰)150万农民变市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市化率达到70%,土地规模经营率达75%……在今天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上,刚刚被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公布了未来10年的统筹城乡发展目标。
据了解,自今年6月被批准设立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都市就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经过认真研究初步确立了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
一是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取得显著成效。到2017年,要把150万农民转变为市民,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土地规模经营率达7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减少20%。
二是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同时,民主法制更加完善,社会事业更加发达,政府服务更加规范高效,社会秩序良好,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和谐度明显提高。
三是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均等化,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基本同质化。
四是科学发展体制初步形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执政为民的价值体系、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居民,城乡、区域和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

重庆和成都两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中国西部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日前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请国务院同意,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首次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9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说,设立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的需要,是探索建立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需要,也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需要。
四川研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问题 杜青林讲话
5日,四川省委在蓉举行专题会议,学习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问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成都市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及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初步构想的汇报,听取了省政府党组关于推进成都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意见的汇报,并围绕推进成都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