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不仅要发现、披露问题还要督促有关部门整改

2007年7月24日下午3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做客中国政府网,就“加强审计监督 推进依法行政”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图为访谈现场。(中国政府网 陈竞超 摄)
[主持人]网友有一个问题想得到答案。请问你怎样理解审出问题不处理问题等于没审问题?网友“不懂就问”、网友“我是右护法”问:是不是审计查出问题以后就跟审计没有关系了?
[李金华]我很赞成这位网友的说法,也就是说审出问题不处理问题等于没有审。这已经不是赞成的问题了,因为审计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整改、纠正这些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使我们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使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提高。所以在这些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的审计报告中,十分注意反映审计整改情况。每年六月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报告,十二月份必须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一个审计整改情况的报告,而且是全面的。总理多次讲“我们必须向人民做出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所以应该说现在审计整改的形势是很好的。>>>>详细内容
李金华:审计工作从国家利益考虑 不害怕得罪人
[网友 livetoday]李审计长,您好,我十分关心的话题是,审计报告对准的是权威部门,得罪的是您的同僚,真是“干的就是得罪人的事”,您不怕得罪人吗?
[李金华]非常感谢这位网友对我的关心和关注,审计确实是得罪人的,因为我从事审计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了。但是我觉得这种得罪人非常必要,因为我说了这是一种制度,国家的财政本来就应该有人去监督它。而且我刚才说了,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预算执行主要是通过中央部门来执行的。所以一旦发现中央预算执行当中有什么大的问题,肯定是在各部门出现的。因此他最终得罪的首先是各个部门的相关领导。因为这是一种制度,是一种监督,监督的同时又要对外公开,这样就更容易得罪人。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有很大压力,不过现在看,当这种制度已为大家所接受的时候,情况已有很大的好转。>>>>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