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十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新华社深圳7月24日电(记者张景勇、彭勇)公安部24日在深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近年来破获的十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海浪行动”破获制售假冒“达菲”药品案。2006年2月17日,美国有关部门向我国公安部通报,中国境内有人通过互联网向美国销售假冒“达菲”等药品。公安部根据此线索立即部署有关省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迅速查明了以金某、汪某为首的涉及上海、黑龙江、广东、辽宁、江苏等地,专门从事生产假冒“达菲”等药品,并通过互联网销往美国等国家的制售假药的犯罪网络。同年5月24日晚至25日凌晨,公安部组织部署了代号“海浪”的联合破案行动,成功摧毁两个生产销售假冒“达菲”等药品的犯罪网络,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
中国警方会同国际刑警组织总部成功开展“木星行动”破获跨国制售假药案。2006年2月,国际刑警组织总部向我国公安部通报了国际刑警组织在全球开展打击假冒青蒿虎脂药物行动(代号“木星行动”),以及在大湄公河亚区发现大量假冒中国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桂药”商标青蒿虎酯片(抗疟疾药品)的有关情况。公安部立即部署广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迅速突破“零线索”困境,逐步查明一个涉及我国广西、广东、云南、山东等省区以及中缅边境地区,从事生产、销售假冒“桂药”商标青蒿虎酯片的跨国犯罪网络,并将许某等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木星行动”在中国取得全面成功。
上海警方破获制售假冒网络线案。2006年3月初,上海市公安机关获悉市场上有一批假冒多家知名品牌的网络线销售。同年3月30日,上海市公安机关利用犯罪嫌疑人交货时机,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任某,并当场查获用于制假的生产工具,以及大量假冒的网络线成品。之后又在江苏、浙江等地先后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数名,彻底摧毁了这一横跨上海、江苏、浙江的制售假冒网络线犯罪网络。
广东警方破获假冒“枸橼酸西地那非”药品案。2005年8月,中国警方与美国执法部门联合开展“越洋行动”,成功摧毁两国内的制贩假冒美国辉瑞公司“万艾可”犯罪网络。广东省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通报的“越洋行动”后续案件线索,经过一年多的侦查,逐步发现一个长期在广州花都、番禺等地大肆非法生产“枸橼酸西地那非”等假药,并销往上海、河南等地的地下制售假药犯罪网络。2006年10月28日,广东省公安厅制定周密的行动方案,成功捣毁一个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特大制假工厂,同时,在海珠、番禺查封了3个地下中转仓库和1个批发销售点,抓获吴某、苏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枸橼酸西地那非”成品1吨,查获生产线2条以及大批制假原材料。
福建警方破获假冒“厨师”商标肉松案。2006年3月12日,福建省民营企业漳州市美味食品有限公司报案称,此公司拥有的福建著名商标“厨师”牌在福州被他人假冒。漳州市公安局立即立案侦查。同年3月17日,主要犯罪嫌疑人赖某、肖某被抓获归案。
浙江警方成功破获利用互联网跨国销售假药案。2006年4月17日,浙江省慈溪市公安机关立案侦办黄某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案,4月20日在上海将正欲出境外逃的犯罪嫌疑人黄某抓获归案,并缴获一台其携带的、存储大量涉案信息的笔记本电脑。经调查,黄某利用互联网等通讯交流工具,向荷兰、美国等12个国家的24人销售假冒药品1.8万粒,销售金额19万多元。
安徽警方成功破获假冒知名品牌牙膏案。2006年4月10日,安徽省宣城市公安机关根据上海市公安机关通报,及时掌握了宣城有人大量生产假冒牙膏的线索。宣城市公安机关经过细致摸排,逐步查明了一个涉及安徽、浙江等6省,从事制售假冒知名品牌牙膏、牙膏管的犯罪网络。经过深入取证、精心组织,宣城市公安机关及时抓获游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并缴获大量假冒牙膏管、牙膏、牙膏盒、牙膏箱等。
内蒙古破获“12·25”制贩盗版光盘案。2005年9月,内蒙古金威视盘有限公司尚处筹备调试阶段,犯罪嫌疑人邓某就开始大肆加工制作盗版影视作品、游戏光盘。2006年12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成立了专案组,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职责。经查,2007年3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将涉嫌非法经营罪的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威视盘有限公司和犯罪嫌疑人陈某、陆某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湖南破获“1·28”特大侵犯著作权案。2007年1月28日晚,公安部获知长沙市雨花区高桥大市场附近有仓库储藏、销售盗版图书,并极可能于当晚转移的情况,立即部署湖南省公安机关开展调查,长沙市公安局当晚查获各类盗版图书30多万册。鉴于案情重大,长沙市公安局迅速成立“1·28”专案组,成功摧毁一个涉及13个省、市,专门从事制版、印刷、储存、销售图书的盗版犯罪网络,共抓获涉案人员40多名,收缴扣押盗版图书268种629958册。
福建破获“5·17”特大跨国制售假烟网络案。2005年底,福州市公安局在侦办某制售假烟案件过程中,发现涉案人员严某有参与制售假烟的行为,且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特大犯罪团伙。2006年5月17日,福州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正式立案侦查。同年6月6日,抓获以张某、严某为首的制售假烟犯罪团伙成员36人,在福州、上海两地共缴获假烟8028条。
中国警方和美国联邦调查局联合破获特大跨国盗版犯罪案
新华社深圳7月24日电(记者张景勇、彭勇)7月6日至16日,中国公安机关与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展代号“夏至”的联合行动,成功破获两起特大跨国生产、销售盗版软件的犯罪案件。
这是记者24日从公安部在深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说,中国公安机关现已缉捕犯罪嫌疑人25名,缴获盗版母碟22张,盗版软件光盘、真品证书、防伪标签等共计36万张(件),冻结、查封涉案资金、车辆、房产等价值600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已经执行了24项搜查令和资产扣押令,查获价值200多万美元的盗版软件,扣押了超过70万美元的资产,对犯罪嫌疑人的缉捕行动将在美国国内逐步展开。目前,两案情况仍在进一步侦查中。
今年3月,为应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国际化趋势,加强中美双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合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知识产权刑事执法工作组。“夏至”行动即是此工作组确定的重点联合行动之一,打击目标是位于中国上海、广东的以及美国境内的盗版犯罪团伙。
2006年初,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获悉一名为马某的人在上海市从事贩卖盗版光盘犯罪活动,遂指令上海市公安机关立案侦办。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经过数月的缜密侦查,查明马某团伙的全部成员及其活动情况,同时发现此团伙与美国等国家境内犯罪嫌疑人密切勾结,形成了一个跨地区、跨国家的犯罪集团。同年6月,公安部致函美国联邦调查局驻北京办公室,向美方通报了此案情况和详细线索,请求美方开展联合调查。同年10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向中国公安部反映,美联邦调查局洛杉矶办公室在调查美国内一盗版犯罪集团的过程中,发现我国广东省深圳市王某、车某等人涉嫌大量生产、销售盗版软件,请求中方予以协助。根据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的命令,广东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开始对王某、车某团伙的盗版犯罪活动进行侦查。
今年3月,为加强中美执法合作,中国公安部派代表团访问美国司法部,决定采取联合执法行动等方式,严厉打击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并将马某团伙案、王某车某团伙案列为双方合作的重点案件。在双方驻对方联络官的大力协助下,双方侦查员就上述两案开展了更为密切的合作,相互提供了大量情报信息和犯罪证据。6月,美国联邦调查局派探员来华,与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上海市、广东省公安机关召开会议,再次就马某团伙和王某车某团伙两案交换了情报和证据,商定联合行动计划。
7月6日至16日,“夏至”行动成功破获这两起特大跨国生产、销售盗版软件的犯罪案件。
高峰说,从这两起特大跨国盗版犯罪案件可以看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国家的犯罪分子相互勾结,进行跨国跨境犯罪,体现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全球化、专业化、隐蔽化等特征,对各国执法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政府和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保护各国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注重通过与世界各国执法机构的通力合作,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实施“精确打击、全程打击”,以共同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和世界经济贸易的正常秩序。
我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实现重大转变
新华社深圳7月24日电(记者张景勇)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24日在公安部于深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面对产业化、全球化、隐蔽化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2006年以来,我国公安机关探索制定了“精确打击”和“全程打击”的执法策略,不断拓宽情报信息渠道,实现了从“抄查”到“侦查”、从“被动等案”向“主动找案”的巨大转变。
高峰说,公安机关将刑事打击重点定位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的头目和骨干分子,集中力量摧毁其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出口等各个环节和整个网络。在新的理念和策略的带动下,成功破获了一大批影响恶劣、案值较大的犯罪案件,摧毁了一大批跨国跨地区的犯罪集团和网络。2006年以来,公安部先后对126起大要案件进行了重点督办,现已全部告破。
——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从事假冒盗版的犯罪活动。全国公安机关先后搜集涉网情报线索1万多条,侦破涉网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15起。例如,黑龙江、辽宁、上海、江苏等地公安机关从一条网上售假情报线索入手,扩线深挖,历经5个月的缜密侦查,摧毁了一起生产、销售假冒药品的跨国犯罪案件,查获假冒药品及原料40多吨。
——重点铲除跨地区跨国的犯罪组织网络。公安部部署广西公安机关破获许某等人假冒“青蒿琥酯片”药品案件,并联合国际刑警组织总部、缅甸警方对其跨国犯罪网络予以打击。四川、广东公安机关经过近一年的侦查,摧毁一个涉及5省16市的生产销售假冒化妆品的犯罪网络,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缴获生产设备25台(套),案值5000多万元。
——严厉打击盗版犯罪案件。公安部会同相关部门部署开展反盗版“百日行动”“天天行动”等专项行动,破获盗版犯罪案件37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9名,收缴非法光盘生产线14条。2006年9月,广东省公安机关经过长期布控侦查,在深圳市查获一处盗版光盘仓库,缴获盗版光盘490万张,案值1000万元。
——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专项打击和集中整治。各地对食品药品市场、农资市场等开展了数以万次的联合清查,清理了一大批假冒、劣质、盗版商品,有力地打击了侵权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2007年7月,黑龙江省公安机关成功破获高某等人生产、销售假冒狂犬疫苗等药品的恶性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摧毁生产窝点2处,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我国重拳出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新华社深圳7月24日电(记者张景勇、彭勇)为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全国公安机关自2006年3月起开展了“山鹰二号”专项行动,截至当年底,共破获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700多起,涉案金额26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5600多人。
这是记者24日从正在深圳召开的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上了解到的。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说,在2005年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的“山鹰”行动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山鹰二号”专项行动的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31%和11%。2007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继续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假冒盗版等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维护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和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
郑少东说,我国公安机关集中破获126起案值巨大、跨国跨境以及利用新型手段的犯罪案件,摧毁了一大批跨国跨地区的犯罪窝点和网络。同时,强化公安机关的主动进攻和侦查破案职能,建立了公安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信息沟通、情报交流、调查取证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并已经取得实际效果。
公安部将建立“重点联系企业”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新华社深圳7月24日电(记者张景勇)公安部将建立面向中外企业的“重点联系企业”机制,动员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活动,协助企业解决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24日在深圳召开的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上透露了上述信息。他说,公安机关将加强与中外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沟通协调,携手做好预防、发现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逐步健全知识产权权利信息备案制度,形成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此之前,公安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经开始和企业进行合作。河北、湖北公安机关实行经侦民警与辖区知名企业知识产权权利人联系制度,对辖区内的知名企业进行走访和摸底,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扩大案件线索来源。天津、山东公安机关通过建立本地著名商标企业和全国驰名商标企业档案等形式,对本地重点品牌企业实行挂牌服务,提升企业的自我防范能力。
高峰说,在现在的工作基础上,公安部将积极筹建“重点联系企业”机制,以形成公安机关与权利人合作、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绿色通道和稳固平台。
新闻分析:如何应对侵权盗版犯罪的四大挑战
新华社深圳7月24日电(记者 张景勇)现阶段我国打击侵权盗版犯罪具体面临怎样的挑战?如何去应对?这在深圳召开的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上成为热点话题。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徐沪等人在论坛上说,尽管警方的打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从发案领域、分布地域、作案手段、犯罪发展趋势等方面看,当前打击侵权盗版犯罪的形势并不容乐观。
——从发案领域来看。版权犯罪活动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光盘走私活动十分猖獗;计算机软件盗版行为越来越突出;网络环境下非法复制、套录、转载他人著作权的行为相当活跃,虚拟空间已经成了“盗版的天堂”。
——从分布地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情况严重;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严重。
——从作案手段来看。犯罪手法多样,且不断翻新,具有高智能性和隐蔽性特征。
——从犯罪发展趋势来看。版权犯罪日益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趋势明显;二是跨国性犯罪越来越突出。
针对所面临的挑战,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徐沪,以及一些企业界人士提出,公安机关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并且与中外企业携手共进,强化中外企业乃至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共同肩负起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责任。
不少与会人士还提出具体建议:要突出重点,加大案件侦办力度;进一步理顺执法体制,明确执法主体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保障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顺利衔接;加强宣传引导,唤醒民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减少甚至消除侵权盗版、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赖以存在的土壤;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拓展刑事保护的渠道和空间;发挥协会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知识产权行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