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安徽凤阳7月25日电(记者孙闻、王雷)25日早上,淮河凤阳流域花园湖行洪区水东圩出现大面积塌方、崩岸,在武警安徽滁州支队、马鞍山支队官兵和当地干部群众及时抢修下,于当天中午成功排险。
25日6时,凤阳县板桥镇800米长的水东圩上出现了三段总计45米长的塌方、崩岸、开裂等严重险情,水东村300余户村民的近两千亩稻田危在旦夕。
板桥镇党委书记、镇抗洪抢险指挥长史成龙说:“水东圩是花园湖行洪区里最后一块没有被洪水侵蚀的土地,保住水东圩就是保住了凤阳百姓灾后重建的信心。”
7时,史成龙致电武警安徽总队驻凤阳抗洪前线指挥部,请求增援。武警安徽总队副参谋长、凤阳前指指挥长高道权立即命令武警安徽滁州支队、马鞍山支队300名官兵火速增援。接到命令,两个支队的武警官兵顾不上已经上桌的早餐,立即出发,不到30分钟就赶到现场。
史成龙告诉记者,当时花园湖水位达到16.48米,已经超过1991年和2003年淮河大水时的最高水位。记者在出险堤坝上看到水面离堤坝不足10厘米,有些地方已经出现漫堤。在20多天的高水位浸泡下,大堤已不堪重负,管涌和渗漏随处可见。
暴雨滂沱,花园湖的水还在涨。
由于堤顶已无法取土,东圩村留守的50名干部群众与武警官兵一道,顶着暴雨从一公里以外的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一袋一袋地将沙包扛到出险堤段。虽然道路泥泞湿滑,不时有人跌倒甚至落水,但整个抢险过程紧张而有序。到11时,几处严重塌方和崩岸的险段已被控制住。
为彻底堵住管涌和渗漏,需要在堤内加衬防浪布,但堤内芦苇、水草丛生,如不清除,防浪布根本贴不到大堤上。在现场指挥调度的凤阳县委宣传部长路传新见状,二话不说,抄起镰刀,纵身跳进了齐胸深的水里,憋足一口气,潜到水里割起了芦苇和水草。周围20多名官兵和干部群众也跟着跳了下去,不到10分钟,防浪布加牢了。
12时30分,三段险情全部排除!水东圩保住了!淮河花园湖行洪区最后一个堤圩保住了!两千亩丰收在望的水稻保住了!凤阳百姓灾后重建的信心保住了!
“撤!”高道权一声命下,300名武警官兵顾不上洗一下满身泥污,列队撤离。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嘹亮的军歌响彻水东圩。